盡管四川長虹彩電業務收入占比在逐年下降,曾經的彩電巨頭可能“變臉”,目前彩電業務占比已從80%以上下降到50%左右。但觀察者還是將長虹的未來鎖定在彩電業務,尤其是等離子電視業務上。
就彩電業務而言,目前長虹不僅生產傳統CRT電視,還包括當前主流的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而且公司還極力向上游拓展。近年來,長虹圍繞“三坐標”戰略,沿著產業價值鏈方向建立核心技術平臺,向關鍵部品轉移。
在等離子屏方面,四川長虹、世紀雙虹以及美國MP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國內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虹歐等離子屏項目一期總投資6.75億美元,預計將于2008年實現量產,年產216萬片等離子(PDP)模組。
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實現量產之后,將使國內家電企業擺脫平板顯示屏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此外,還將大大降低長虹等離子整機的采購成本,毛利率也有望大幅提升。再加上長虹在等離子市場中固有的品牌和渠道優勢,以及2008年奧運會對大屏幕平板電視的旺盛需求,長虹有望在等離子整機業務上實現收入和利潤的爆發式增長。
四川長虹去年底還宣布,將在成都投資3.6億元與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虹視公司,進軍OLE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產業。
而此前發改委下發的實施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通知中,OLED與TFT-LCD、PDP等新型顯示器件被列入支持重點。四川長虹進軍OLED產業符合政府產業規劃,有望獲得政策扶持,但OLED作為前瞻性產業,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
中國家電行業以往只關注眼前技術,在CRT顯示技術市場尚好時,平板顯示技術預研和技術儲備的策略缺失,導致在平板顯示時代迅速到來時已錯過提前切入市場的良機。為盡快彌補國內家電企業在平板顯示屏的缺失,以長虹、京東方為代表的企業,迅速進入PDP、LCD屏等上游產業。
專家就此認為,中國的家電企業應該未雨綢繆、蓄勢長遠。長虹在PDP項目順利進展的同時進軍OLED,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的產業鏈主導權,豐富核心技術儲備,滿足各類顯示器、不同尺寸的市場需求,強化長虹的核心競爭能力。
此外,四川長虹已經推出中國首款基于地面傳輸標準的超大屏幕高清數字電視,成為中國首個全線數字電視接收設備提供商。長虹網絡公司已具備年產600萬臺機頂盒的能力,成為中國最大的機頂盒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