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長虹就“卷入LG等離子機密技術泄密案”發布澄清申明后,業內反響劇烈。這實際上折射出包括等離子在內的平板電視核心技術中洋之爭已達到白熱化地步。
平板電視中洋品牌市場比例進一步惡化
根據國美電器日前發布的信息,國產品牌在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份額曾一度高達70%,但近兩年,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反守為攻,憑借降價攻勢和技術優勢迅速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2007年,合資品牌的市場銷售份額高達60%左右,對國產品牌造成了強烈的沖擊,面對合資品牌的降價攻勢,國產彩電壓力重重。
國美集團副總裁李俊濤介紹,2008年年初,市場上合資品牌平板電視價格大幅下降,堪稱有史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春節期間,合資品牌再次將價格下調了5%~10%。2008年以來的兩次降價,使合資品牌彩電的價格與國產彩電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國內新興的市場調研公司“三電咨詢”的一份報告也稱,“平板電視中洋品牌市場份額比例進一步惡化,兩年前一級市場國產平板與外資平板的份額比例是7:3,而兩年后的現在正好是反過來,變成了3:7”。
長虹LG激辯
近日發生的“長虹與LG等離子泄密案糾紛”更是凸顯中洋品牌在等離子核心技術控制權方面的激烈爭奪。
3月6日,新浪科技率先轉述韓國媒體報告稱,韓國首爾南部地方檢察廳日前已向當地法院提交訴訟,控告LG電子一名前職員鄭某和兩名下屬偷取和泄露PDP等離子顯示屏的機密技術予一家中國公司,估計導致LG電子損失14億美元。
3月11日,長虹則向媒體發出申明稱,“我公司PDP項目于2005年開始籌建,在對該項目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通過與彩虹集團合作并收購韓國ORION PDP公司,已經掌握PDP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其中,韓國ORION PDP公司擁有一支十余年從事PDP研發的技術團隊,并擁有數百項PDP技術專利;公司北京研發中心具備十余年的PDP研發經驗,成功開發了42″—60″系列PDP顯示屏,掌握了PDP屏研發的核心技術,擁有近兩百項重要關鍵的PDP專利,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技術人才隊伍。我公司完全具備自主研發、自主建設該項目的能力”。
長虹同時稱,“鄭基碩先生確系原韓國LG公司職員,我公司聘請鄭基碩先生完全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并履行了相關法律手續。在此之前,虹歐公司PDP工廠建設設計、工藝方案、設備采購規格等早已確定。鄭基碩先生在虹歐公司工作期間,從未向我公司提供過任何與LG公司有關的資料。”
封鎖與反封鎖
業內認為,此次“長虹與LG等離子泄密案糾紛”雖然不會對長虹繼續實施等離子屏的戰略產生任何影響,但外國廠商希望封鎖中國等離子核心技術的意圖非常明顯。
目前,我國彩電行業配套技術尚不完善,編解碼技術、信息顯示技術以及音視頻技術等核心技術缺失,彩電生產的液晶和等離子面板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前述國內新興的市場調研公司“三電咨詢”的一份報告也曾指出,“目前國內等離子屏和液晶屏的成本占平板電視總成本的65%以上,國內平板電視廠商利潤微薄,基本上為上游廠商打工”;“就平板電視機而言,國產品牌的差距主要在于不掌握核心技術、受上游屏資源約束明顯、產品外觀設計差、品牌形象低端等”。
長虹方面曾表示,長虹等離子屏項目落成后,其等離子屏的價格也比日韓同行低20%以上,這更讓LG、三星等企業感到恐懼,
此次糾紛中,LG也曾表示,全球只有松下、LG、三星等少數廠商擁有等離子屏技術,顯然,新增一個中國廠商擁有此項技術令LG吃驚。
業內認為, 此次糾紛實際上應該是更令中國彩電企業感受到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以及擁有上游資源“屏”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