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高清片源的相對匱乏,PC與電視相連接的擴展應用相當重要。PC配置方面,筆者采用通過HDMI接入,評測PC主機的顯卡采用NVIDIA 8500GS,PC分辨率設置為1920×1080。同時將銳度適當調低以確保字體盡可能清晰(電視在增加畫面銳度的時候,一般是針對圖形進行設計,會采用描邊方式,這樣原本單像素的字體就會有字跡模糊的可能產生,所以這里采用降低銳度的方式)。
與46W380A連接嘗試中,46W380A非常方便地就達到了1920x1080的點對點顯示效果,并不需要過多的調試,雖然這是SONY電視的一貫特點,但這里我們依舊非常贊賞,原因很簡單不少大牌產品雖然都采用全高清面板都無法達到真正的點對點效果。
而46RX1的設置則相對要復雜些,同時效果與索尼相比也要稍遜一籌。采用46RX1菜單中的逐點顯示模式后,46RX1刷新率無論采用50Hz還是60Hz,依然無法實現完美的點對點顯示,字體邊緣相當粗糙,線條模糊,但沒有出現過掃描現象,畫面顯示完整。之后再嘗試全屏模式,同時在50Hz下得到最理想效果。首先在保持畫面完整顯示的基礎上,字跡顯示清晰度各方面都好于逐點模式,但還沒有做到完全點對點,不過如果只觀看電影則一般不易察覺,基本夠用。
46W380A圖型點對點測試:三種像素顯示效果精準到位
46RX1圖型點對點測試:單像素部分出現了定位不準確的模糊現象
46W380A單像素文字測試,PREFECT!
46RX1單像素文字上出現不同程度模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