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目前已經將生產任務分配南通、中山等地,以彌補總部在地震中受到的損失。”5月20日,四川長虹資產管理部部長楊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從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楊軍帶隊第一批奔赴北川,親歷整個綿陽地動山搖和學校塌方的全過程,并親手挖掘過被掩埋的村民。他說,“今天能夠坐在這里是萬幸,想想也有點后怕。”
不過,說這話的時候,他顯得舉重若輕,自然淡定,這些年以來,由于在產業發展上步步為營,在資本投資上穩扎穩打,長虹目前隱然是中國家電行業中低調而龐然無形的“霸主”地位。現在,長虹寄望于“騏驥一躍”——一期投資便達60億元的等離子屏(PDP)項目。
“長虹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目前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走。”楊軍如是宣稱。
楊軍介紹說,地震之前,新廠房已經建好并裝修,部分設備也已通電進行調試。不料,地震一來,交通破壞嚴重,僅有的線路也得讓位于抗震救災,導致部分關鍵設備無法運進來。此外,由于擔心余震,部分韓國專家也臨時撤了回去。
不過,楊軍依舊頗為樂觀地表示,公司在5月19日召開的會議上定下基調,奧運會前下線投產等離子電視的大目標不變。“時間上肯定會有點緊張,只能加班加點地趕了。”他認為,只要在此后加強進度,就不會造成太多延誤。
“項目大概2009年就會見效。”楊軍說,屆時將可能產出216萬片/年,價值5億多美元,規模僅次于松下、LG和三星。
近期以來,長虹和TCL的舉動,可以說代表整機廠商陣營未來的發展方向。長虹選擇進軍等離子,先后與彩虹合資建等離子屏生產廠,收購韓國ORION公司獲得等離子技術,并于2007年5月宣布投資60億生產等離子電視;TCL則選擇投資液晶模組切入液晶電視產業鏈。
楊軍在言辭中不時透露出,只要等離子電視出產,長虹將把國內對手拋到腦后,它所面對的,將是那些日韓巨頭。
毫無疑問,長虹大手筆投向等離子屏項目,主要目的便是要擺脫令所有廠家都苦不堪言的傳統電視行業的“紅海”。與國內白電企業相比,格力、美的等白電巨頭去年都實現了超過10億元的高額利潤,無疑讓同期盈利大多在一兩億元附近徘徊的彩電企業汗顏。
“現在,情況完全變了。”楊軍認為,現在中國的家電業是既競爭又聯合。“長虹的等離子屏項目,李東生都來看過好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