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液晶電視將是TCL今年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而液晶模組項目的上馬將大大緩解其產品的利潤低和面板資源匱乏的問題,它將直接影響TCL能否成功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在經歷了與奇美合作談判擱淺后,TCL集團液晶模組項目4月15日正式落戶廣東惠州,預計TCL液晶模組第一期項目年產量為233萬。去年年底TCL集團宣布計劃增發16億元股票,布局液晶模組,但增發方案遲遲未獲批復。
據了解,TCL液晶模組項目是目前中國大陸彩電企業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完備的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它的建立給彩電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專家認為,去年TCL集團在財報上實現扭虧,主要是靠出售資產獲得的收益,而液晶模組的上馬將大大提升TCL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使TCL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李東生的決心
盡管TCL集團在南海引入液晶模組的項目中與奇美擦肩而過,但是總裁李東生很快便找到了更合適的合作伙伴——— 三星。日前李東生也表示:“不管定向增發的結果如何,現在惠州的液晶模組項目正在啟動,廠房已經建設完了,土地也買下來了,合同也簽訂了,因此就不可能停下來了。”由此可見,李東生對建設液晶模組的決心和信心。
據悉,惠州的液晶模組項目計劃從2008年開始分三期建設:第一期設計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總計233萬片;第二期設計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總計400萬片;第三期設計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總計800萬片。
今年,TCL多媒體事業部已將越南和泰國的CRT(顯像管電視)工廠的產能調低,并將2008年的CRT電視銷售目標從2007年的1400萬臺下調到1100萬臺。而且TCL將持續對LCD(液晶電視)產品加大資源投入,如加強新品的研發、與關鍵部件供應商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拓展戰略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業務、產能配置優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全力發展液晶電視。
銀河證券分析師朱力軍在接受采訪時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去年TCL在財報上實現扭虧,主要是靠出售資產獲得的收益,今年公司的經營將逐漸恢復。液晶模組的上馬對TCL提高毛利率,加大產品差異化有著積極的影響。”他表示,“目前,彩電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無論是成本還是工業設計等方面,都相差無幾。所以,向上游延伸是電視生產企業提高生存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基礎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液晶模組的建設,可以將電視成本降低10%左右。”
TCL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液晶電視模組占整機成本的70%,介入液晶電視模組業務不但能有效延伸液晶電視價值鏈,獲取更大增值空間,而且有助于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液晶模組項目投產后的長期戰略價值首先就體現在通過模組、整機一體化系統設計大幅度壓縮綜合成本上。”
面對CRT迅速向平板轉換的壓力,TCL表示:“2008年,TCL加大液晶電視生產,產銷量預計同比大幅增長。而TCL液晶電視模組項目對TCL集團構建全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