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達到298.22萬臺,同比增長70.8%,其中銷售液晶電視268.14萬臺,等離子電視30.08萬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額達到246.36億元,同比增長60.6%,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額217.61億元,等離子電視市場銷售額28.75億元。
賽迪顧問認為,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快速增長來自于以下四個方面:一、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第一季度,是平板電視銷售的旺季。濃厚的節日氣氛造就了平板電視的購買熱潮;二、平板電視平均價格進一步走低、促銷不斷,極大地刺激了終端銷售;三、上游面板產能增加,出貨量增加;四、受奧運會、歐洲杯等體育賽事的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時間提前。
圖1

圖2 2008年Q1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額及增長率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企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作為最佳觀看奧運體育賽事的顯示設備——平板電視,各廠家也紛紛為備戰奧運會展開布局,一方面以各種形式贊助奧運,擴大品牌宣傳;另一方面在產品設計、價格策略、促銷活動等方面不斷創新,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那么,2008年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誰將成為主角呢?
(一)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液晶電視增速放緩,2008年Q1銷售量同比增長了63.9%,等離子電視止跌回升,2008年Q1銷售量同比增長171.5%。
即將臨近的北京奧運會,為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提供了同等的市場機會,液晶電視的“屏幕越做越大”和等離子電視的“32寸、37寸小尺寸產品相繼推出”都為自己贏得競爭的砝碼,都將在這個“奧運會”里綻放光彩。
圖3 2008年Q1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銷售量及增長

圖4 2008年Q1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銷售量及增長

2008年,“買一臺大平板回家看奧運比賽”成了許多消費者購買平板電視的主要原因,正因此,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畫面質量和尺寸提出了新的需求,各廠家也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圍繞平板電視如何能更加清晰地觀看奧運節目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液晶電視方面:廠商借助新的應用技術如雙120Hz技術、100Hz雙倍速驅動技術等努力改善液晶電視在拖尾方面的缺陷,在可錄電視的和存儲方面,也獲得了新的進展。46-47寸液晶電視發展很快,成為液晶電視市場的主流產品。
等離子電視方面:等離子電視動態清晰度高、色彩還原度好,具有收看運動節目的天然優勢,等離子廠商抓住這次難得機遇,進一步強化其展現體育節目的優勢,廠商不斷推出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系列產品,2008年,50寸等離子電視成為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主流產品。
另外,價格的降低也成為平板電視屏幕趨大化的推動因素之一,隨著上游產能供應的增加和終端市場的激烈競爭,2008年超大尺寸平板電視的價格還將進一步走低,從而刺激終端銷售。2008年第一季度,40寸及以上液晶電視銷售量占比超過了35%。
表1 2008年Q1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產品尺寸結構

2008年第一季度,三星成為液晶電視銷售量冠軍,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10.3%。海信其次,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9.3%,第三是創維,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8.6%。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銷售量TOP10的企業被中外品牌平分,國內品牌分別是海信、創維、康佳、長虹、TCL,外資品牌分別是三星、飛利浦、索尼、夏普、東芝。
等離子電視市場上,松下獲得2008年第一季度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冠軍,市場占有率為29.5%,日立第二,銷售量市場占有率26.8 %,長虹獲得第三,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11.3 %。TOP10的企業中,國內品牌有6位,分別是長虹、海信、康佳、海爾、創維、廈華,外資品牌有4位,分別是松下、日立和LG、三星。
長期來看,國內品牌和外資品牌將進入“全面競爭”階段,各有優勢,難分勝負。
1、液晶電視領域:國內品牌正在進行“產業突圍”
中國的液晶電視產業被國家列為戰略性產業,在政策上、資金上給與大力扶持,為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和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同時,中國的液晶電視廠商也在積極向上游挺進,繼海信進軍液晶模組領域之后,創維、TCL也相繼涉足液晶模組生產,相對于上游面板的高投資、高技術,進軍液晶模組對中國企業來說不失為向上游產業整合的一個好途徑。
隨著國內產業配套環境的日益完善以及液晶電視廠商產業鏈整合的進一步深化,國內品牌將會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提升競爭力。
2、等離子電視領域:國內品牌已經開始“發力市場”
國內品牌開始在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力,一方面長虹和熊貓電子相繼挺進上游領域,長虹的首期等離子顯示屏工廠將于7月正式投產,南京熊貓電子集團的PDP面板產業化項目已于去年底開始開工建設,這對上游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內品牌企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繼2007年LG推出32寸等離子面板之后,2008年日立、松下、三星SDI等等離子巨頭都將在中國隆重推出32寸、37寸等離子面板,而且產品符合中國的高清要求。整個等離子產品線將更加完善。
2008年,國內品牌長虹、海信、創維、海爾等企業開始紛紛加大在等離子電視上的投入,將成為等離子電視市場競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