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起,在國家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正式實施后,數字移動電視開始成為社會廣泛議論的話題。那么為何能引起社會如此大的關注呢?
其實數字移動電視是通過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數字設備接收的方法進行數字節目的播放與接收,并可在高速移動的物體中收看的一種現代化電視系統。目前數字移動電視已開始在鐵路、地鐵和公交車等領域廣泛應用,它的受眾目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移動著的人群。數字移動電視是國際公認的新興媒體,被稱為“第五媒體”。它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通過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數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電視節目。
數字移動電視最大的特點是:處于移動狀態,時速120公里以下的交通工具上,保持電視信號的穩定和清晰,使觀眾可以在移動狀態中輕而易舉地收看電視節目。移動電視和廣播一樣,都用無線信號發射和地面接收的方法。只要有數字電視(接收)機,就可以在發射場所在的任何地方,在移動中接收信號,就像收音機一樣。
數據顯示,北京每天僅地鐵人流就高達130萬人次。一個中型城市公交車輛達2000~5000輛,流動人口不下300萬人次,私家車的數量也在急劇增長。全國列車年運載量2003年達到13億人次的驚人數字。如此龐大的受眾市場是傳統電視的“盲區”,移動電視正好彌補了這部分盲區。
移動電視具有傳播面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移動電視廣泛應用于城市公交車、商務車、出租車、私家車、商務樓以及將來覆蓋的火車、城際客車、銀行、醫院和電信營業廳等各個系統,其傳播或服務的對象囊括城市及城市之間人群密集區域的流動人口。這些受眾既包括普通消費人群又包括主流人消費人群,受眾面廣、傳播速度快,是媒體傳播的新領域。
就象當年移動電話的興起使手機成為人人需要的必須品一樣,移動電視的出現在不久的將來會對人們收看電視的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通過3C融合和功能擴展,移動電視在整合其他產品如MP4、GPS和學習機、游戲機的功能后,也將成為人人需要的一種時尚用品。
移動電視行業的興起和發展需要大批量的設備投入使用,受益最大的將是家電行業,特別是傳統的彩電制造企業。中國有200多個大中型城市,以每個城市3000輛公交車、每車安裝2臺移動電視計算,200個城市將“吃掉”120萬臺數字移動電視機,這足以讓各電視機制造企業垂涎欲滴了。更何況還有地鐵、出租車和列車市場,比如有央視背景的“中視廣源傳媒網”已經開始在全國34條列車干線上安裝、開通移動電視頻道,每節車廂內安裝4臺以上的15英寸液晶電視,這又是一塊爭奪激烈的市場。
但想分享移動電視這個蛋糕的并不僅僅是電視企業,一些傳統的碟機生產企業,比如新科、萬利達等,都在陸續推出以移動DVD為藍本,加入移動電視接收模塊的新產品。此外一些做數碼相框、GPS和MP4的企業,也在躍躍欲試加入到移動電視產業中來。這些新興產業力量的加入,在加快行業發展的同時,也使未來的市場格局面臨很多新的不確定因素。
移動電視產業潛力巨大,然而“太陽剛剛升起”,前景還只是在預測之中,市場潛力尚待發掘。從理論到現實的利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目前移動電視產業面臨的三大難題,一是政策上還沒有統一的操作規范;二是技術上的瓶頸仍然存在,數字電視的內容和設備制造的產業鏈均未形成,涉及數字電視的硬件設備制造沒有形成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成本較高,提高了數字電視進入的門檻。
作為數字電視一個分支的數字移動電視也是如此,投資成本高,投入使用的比例還是“九牛一毛”,若想得到大范圍普及尚需時日;三是節目內容匱乏,移動電視播出的大部分是廣告、音樂節目和體育比賽,且信息量不大、時效性不強。移動電視的傳播內容應為移動人群量身定做,針對他們的“流動性”特征,多為他們提供新聞、信息方面的資訊和生活娛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