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率國產平板突圍
2008年7月10日,人們期待已久的長虹PDP模組,首次亮相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青博會),記者通過對比參數和現場盲測發現:無論是亮度、對比度、清晰度還是色彩的豐富和細膩感,均與松下、LG等PDP屏不相上下,這無疑增加了人們對國產面板的信心。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德軒表示,長虹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創新,在收購韓國ORION公司后,具備了PDP模組等上游關鍵器件的自主創新能力。他透露:長虹PDP介質漿料、驅動線路、核心IC、熒光粉噴涂、障壁刻蝕、障壁涂敷等20多項關鍵技術和工藝被先后列入國家“電子產業發展基金”、“863計劃”、“新型電子元器件及材料核心基礎產業化專項”等。
其實在全球范圍看來,所有的電視巨頭中也只有松下、日立屬于堅定的等離子派,而在國產等離子陣營中,也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長虹這樣鐘情于等離子電視,斥60多億元巨資進軍等離子上游產業,長虹究竟為何如此看好這塊市場?
在郭德軒看來,由于渠道和市場需要,等離子、液晶和傳統CRT電視將長期共存,其中,液晶電視在32寸左右的需求量會急劇增長,而等離子電視則將保持其在40寸以上尺寸的領先優勢,且開始向103寸、120寸甚至150寸超大屏幕和中小尺寸延伸自己的產品線。長虹董事長趙勇大膽涉足平板上游關鍵技術,從長遠看,為中國彩電行業找到了一根及時的救命稻草,將有利于擺脫處于全球產業鏈條末端的狀態,避免在未來全球彩電行業的競爭中被邊緣化。
根據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等離子委員會對液晶和等離子進行盲測的對比實驗結果,等離子在動態清晰度、對比態、色彩自然程度和可視角度都擁有明顯的優勢,顯然這就為等離子電視擁有一席之地創造了條件。
當然,中國彩電企業進軍等離子的現實意義還在于資金上的原因,一條6代以上的液晶屏生產線需要投資至少20億美元,且由于技術的快速升級,液晶面板巨頭存在著明顯的利潤周期,而長虹投資600-800萬片的三期等離子屏和模組項目則也只需要20億美元,并且可以保持穩定的利潤。
記者從四川虹歐得到的最新資料顯示,虹歐等離子屏項目一期工程的內部設備安裝調試已經完成,目前實現了小批量試產,雖然遭遇到512特大地震,但長虹等離子屏的項目未受到任何影響,10月28日量產的目標不變。
按照四川長虹的規劃,在今年10月底一期工程投產后,虹歐等離子屏項目將在2009年初進入二期籌備階段,2010年二期工程量產,而三期工程將在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籌備,到2012年完全投產后七產能將達到600-800萬片,進入全球四強。
“開弓沒有回頭箭”,長虹在等離子領域的擴張已經開始,與其他國產彩電品牌自己投資或參股液晶模組項目不同的是,長虹是真正進入了等離子電視最核心領域,而國內在等離子屏使用的POWER IC以及高效熒光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這標志我國已經掌握了等離子電視最核心的產業技術。
隨著虹歐PDP屏的迅速量產,在未來中國乃至全球的等離子電視的競爭中,長虹已經具備了進入全球四強的產業基礎,并很快拉開與其他國產品牌在全球彩電產業鏈中的層次和地位,長虹進軍等離子屏也可以使國內等離子市場的增長進入爆發期。
記者注意到,在7月10日開始的青博會上,長虹展館的幾臺PDP模組格外引人關注,被裝成整機的長虹900系高清等離子電視更是本屆展會的亮點。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蘇子歡介紹,長虹900系高清等離子電視就是針對觀看高速運動畫面而專門研發的,裝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虹等離子電視,因技術指標、性能優于同類產品,消費者十分看好。
近5年來,看似強大的國產彩電品牌可謂舉步維艱,由于合資品全面控制著平板電視上游的關鍵技術,其市場逐步占據優勢,但隨著中國品牌在等離子電視領域的創新加快,以長虹為代表的大品牌正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提高整機性價比等,這樣的市場格局相信會很快被打破,中國平板將迎來全面翻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