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LG的退出行為相比,松下目前的處境更為尷尬。作為奧運會頂級贊助商,奧運會視聽產品的供應商,松下在08年的奧運營銷中可謂占盡天機。然而,上半年的戰績卻說明松下的市場戰略并不成功,奧運商戰松下等離子只能在一片看漲聲浪中,以大幅市場份額下滑的結局來結束這半年的奧運之戰。
據國家信息中心對覆蓋我國1~4級市場的375個重點城市零售市場監測數據顯示,08年上半年外資等離子電視品牌整體銷售市場占有率為44.39%,比去年同期的74.38%暴跌三成;而國產等離子電視品牌整體市場份額則從去年上半年的25.62%飆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5.61%。排行前10名品牌,日立取代松下成為第一,長虹位居第二,松下跌至第三,海信以微弱差距位列第四;此外康佳、海爾、創維、廈華、SVA(上廣電)都進入了前十強。
松下的尷尬提醒產業風險猶存
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內彩電企業在等離子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主要來自松下的下降。近幾年來,包括07年,松下等離子彩電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28%左右,幾乎一直以高于日立近十個百分點的優勢穩居首位。但是,08年上半年松下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下降的趨勢。另據奧維咨詢監測統計數據,日立在08年1~3月份的銷量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2.4%、20.6%、19.90%;松下分別為24.4%、 21.3%、17.54%——08年3月,日立多年以來首次超越松下躍居國內等離子市場占有率的榜首位置。在第二季度,松下市場占有率下降更是迅速,其中四月達到了低點,隨著五月松下新品發布才表現出一定的回升動力。
分析認為,松下等離子產品市場漸衰的原因主要在于松下對國內市場的傲慢與偏見。專家指出,松下在等離子面板資源上的巨大優勢是造就松下等離子神話的基礎,同時也是導致國內彩電企業不敢輕易發力等離子產業原因。與LG目前專注等離子面板資源供應,和國內彩電企業建立起共贏關系攜手開拓市場不一樣,松下一直側重在終端市場上與國內彩電企業的競爭。這導致,國內企業不愿意買了松下的屏幕造等離子電視在與松下自身的等離子產品爭市場。松下側重終端的策略曾經導致06年開始的國內等離子市場的大蕭條。
進入08年來,雖然松下擁有奧運會頂級贊助商的體育營銷資源,但是其在國內市場的營銷力度并不突出。分析認為,雖然松下是日系企業的傳統強勢品牌,但是多年來一直以中國市場為制造基地的策略導致了松下在國內市場品牌影響力的衰弱。目前無論是電視機領域,還是其它家電產品領域松下均只不過是二流品牌。其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率甚至不敵許多本土強勢品牌。
但是松下本身并沒有很好的反思品牌衰落的原因,而是依然將自身作為一個深受歡迎的高端一流品牌來運作。這是松下在奧運營銷上,力度遠不及三星、聯想、海爾等的原因。這個原因也導致了松下在“降價”這個問題上的猶豫不定。據了解松下等離子電視是目前國內市場售價最高的產品。但是其綜合品質卻并沒有比三星、日立或者長虹、海信有多少優勢。失去品牌支撐的松下依然妄圖在產品的最終價格上保持高端品牌的傳統“暴利”,必然導致08年松下等離子市場持續的衰落。這一原因說到底是松下對國內市場和消費者的傲慢態度造成的。與其說松下不了解自己,不若說松下不了解自己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缺乏對消費者的關心是松下08年等離子市場墮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