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評選活動由美國IDG國際數據集團、RBI銳德商業資訊集團主辦,活動主題“品牌國際化 國際化品牌”,通過評選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引導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國門,做到品牌的國際化,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品牌。整個評選活動從2008年5月開始,經過調研專訪、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團的最終評審得出結果。海信在2008年度憑借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在國際市場上卓越表現,力壓眾多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榮獲“全球電視品牌Top7”稱號,并獲得唯一“最具創新力品牌”大獎;與此同時海信榮獲“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十大領先品牌”,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
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IDG全球常務副總裁CIO Jeff De Balko親自為海信頒獎,他表示:“海信憑借在產品研發上的突出表現,獲得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而海信在國際市場上大力推行自主品牌建設,也成為眾多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走向海外的典范。”
海信“技術立企”的經營戰略,使得海信在2008年度的電視技術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2008年7月,海信推出完全自主研發的全球最薄的42寸LED液晶電視,整機厚度只有55mm,僅為普通液晶電視的一半。據悉,在全球只有包括海信在內的5家企業將大尺寸背光源電視液晶模組應用到產品上,中國只有海信一家。這也是國內企業首次在新型平板電視關鍵技術研發上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點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9月,海信液晶模組二期工程順利竣工,新建兩條大尺寸液晶模組生產線按期投產,根據海信液晶模組的發展規劃,2009年海信還將繼續建設兩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屆時年產能將達到300萬片。從自主研發設計中國首款電視芯片到液晶模組生產線順利達產,海信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平板電視產業鏈上游突破核心技術的彩電廠商,而且大大加強中國平板企業在上游產業的話語權,提升了中國品牌的競爭力。
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存在頒獎典禮上說,“海信的獲獎與海信大力開展品牌國際化戰略分不開的”。2008年,海信品牌國際化進程不斷提速。從2008年4月起,海信先后與美國惠而浦、IBM合作,分別在白電和智能交通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為海信走向全球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而在海外,海信成功冠名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賽事體育館,贊助以色列國家隊沖擊南非世界杯,興建海信在埃及生產基地等一系列舉措,使得海信在澳洲、歐洲、非洲的品牌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的市場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美國,海信已經成功與Best Buy等主流家電連鎖渠道合作,成為美國市場最有發展潛力的品牌;在加拿大,海信產品成功入駐加拿大最大家電連鎖478家門店,海信產品遍布加拿大整個國家;在南非,海信產品已經進駐南非近2400多家連鎖店和500家家電專營店,銷售網絡遍及南非各個城市。根據2008年1-10月份海關數據顯示,海信平板電視出口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3.7%,出口額增長近兩倍。
從國內市場看,海信平板電視依然保持著自2004年以來,連續5年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次。海信電器以突出的經營業績、良好的成長性摘取了“2008中國證券市場年會金鷹獎”。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上市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海信電器表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但海信利用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國際化建設,使產品成功走向世界,讓全球用戶去感受海信的品牌魅力。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存對記者展望到,“中國企業和產品要想走向國際,自主品牌的國際化發展非常重要。海信將通過借助奧運、澳網、足球等一系列體育營銷方式,力爭3-5年內將海信打造成世界知名家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