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國內商用顯示市場近年來接近30-50%的快速增長的動力。李總認為,平板顯示產品價格的不斷降低“功不可沒”。“03年、04年的時候一臺42寸賣四五萬塊錢;今年國慶期間已經到3000多塊錢了,3999這個價格”。價格的下降與產品顯示尺寸的不斷大型化、產品功能和專業品性的日益豐富,成為使更多的客戶用得起、適合用平板商用顯示設備的重要原因。
面對價格越來越低的現狀,投影時代網也提出“是不是一些廠家為了市場份額在做惡意的低價格競爭”、這種低價現象會不會對商用B2B產業的發展構成不利的影響等問題。對此,李總的看法可謂是一鳴驚人“這個行業低價是必然的”。
李總認為,商用B2B顯示產業除了具有專業行業市場的規律外,還具有IT市場和家電市場的雙重特征。李總向我們舉例說明這種特殊的行業關系。例如電腦產品,商用的量、家用的量都非常巨大。最初一個筆記本電腦能賣幾萬塊錢,但是現在只有兩三千元。這樣的價格下降趨勢是由這種產品固有的成本、行業的利潤以及競爭的激烈程度共同決定的。
從民用平板市場可以顯著的看出大尺寸顯示產品的成本一直在降低。同時,品牌和渠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甚至中關村的電腦配件銷售商都可以加入這個行業”。李總指出,按照電腦配件的利潤水平,可能這些銷售商每件產品賺上上百元已經覺得不錯了。因此,李總認為在這樣的行業里面低價是必然的,而且是正常的。“像我看網易、搜狐,他們科技版上天天都是價格雪崩,天天都是最低價,但是崩來崩去,誰都沒有崩潰,大家天天都供血正常啊!”李總不失風趣的表示。
李總不僅對于“低價”的本質認識深刻,對于“山寨”也有著同樣的寬容。平板顯示,尤其是液晶顯示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入門門檻比較低”。李總告訴我們,無論誰的液晶顯示產品,其主要核心的面板資源均來自韓國、日本或者臺灣地區的五六家廠商。在這些面板資源的基礎上,很多廠商采用公版的電路或者模仿其他人的產品也能制造出完整的大屏電視機顯示器。
對于這些產品,李總認為在一些場合的應用肯定面臨著質量與穩定性的問題,會對客戶的價值造成傷害。對此,李總也向山寨機廠商提出了自己獨特的忠告。一方面,山寨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在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中,這種以模仿為主的階段是不可能沒有的。
但是,另一方面山寨廠商要具有不斷“進步”的精神,并采取適當的市場策略。例如,三星做打印機做不過惠普,全球打印機市場惠普絕對占權威,那他怎么去做呢?方法是跨過一般的打印機,做一些更復雜的一體機,然后他就玩命的去做這個。到目前三星的一體機跟惠普的占有率差不多。李總認為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你是落后的,那你不能盲目追著領先者走,這樣你永遠在后面。應該跨過去,不過你為了打擊他,可以去做低端的低價,但是關鍵是你一定要玩命的去研究更高端的,其實三星就是這樣做的。”
“跨越式”的發展思路貫徹了李總對低價格和山寨,現在兩個最令“商用B2B”行業市場發愁的問題的哲學見解。李總始終認為二者的出現必然是使用市場需求規律的產物,是“必然”的現象,而二者是不是“可怕”的東西,最終能發展成什么樣子則需要看其選擇的不同前進“道路”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