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務省正在探討以無接點或無線方式向電視等家電供電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及相關標準。該技術由東芝提出,總務省的“電波政策懇談會”下屬的AdHoc小組目前已著手整理相關課題。由于技術的實現難易程度不同,實用化日期也不同,目前力爭2015~2020年達到實用水平。
設想“無線電力傳輸”技術有3種。分別為(1)采用普通的電磁感應、傳輸距離在數mm以下、提供電力在數百W以下、頻率在數百kHz以下的技術;(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的名為“諧振感應(resonant induction)”、采用數MHz~數百MHz頻率、傳輸距離為數十cm、提供電力為數百W的無線傳輸技術;(3)利用高效率接收電路接收電波、通過整流電路將其變換為直流的提取技術。
在技術(1)方面,目前已開發出了部分元件,并開始進入了實用化階段,“力爭2015年之前制定相關標準”(總務省)。另外,技術(2)及(3)則“力爭2020年左右達到實用水平,目前還處于整理課題階段”(總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