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消費者一聽說是等離子電視轉身就走,都不愿意給廠家一個解釋說明的機會。”近日,一等離子品牌深圳分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具有“色彩還原度高、層次感強、動態顯示效果好”等優點的等離子,在國內市場中只被一部分專業的消費者認可,因而與液晶電視同臺競技多年的等離子電視陣營的成員越來越少,聲勢漸微。
“逃兵”越來越多
上游資源缺乏競爭力
新年初始,日本電子制造巨頭先鋒對外宣布,決定關閉等離子電視生產基地。
幾乎與先鋒同時,中國臺灣瑞軒科技的Vizio也宣布停止等離子電視業務,今后將專心經營液晶電視事業。這兩個品牌不過是等離子陣營的兩位新“逃兵”。其實早在2006年,索尼、東芝就退出了等離子電視市場,去年年初富士通亦宣布退出,9月LG電子決定退出中國家用等離子電視市場,隨后日立又宣布停產等離子面板,轉向松下采購。
由于日立、先鋒都將在今年上半年停止生產等離子面板,今后只有松下、三星和LG這三家等離子面板供貨商,由于上游等離子面板停產或是減產,無疑資源將更加缺乏,加上液晶陣營 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去年價格大幅下跌,更給等離子帶來具大競爭壓力。目前,除了長虹和海信,其他國產彩電廠家的等離子電視產量都比較少,有些干脆停產。
松下臥薪長虹力挺
后市如何尚待分曉
雖然等離子生產企業越來越少,不過,去年等離子面板的出貨狀況卻并不悲觀。根據奧維咨詢統計,去年全國等離子電視銷量為161萬臺,較2007年同比增長109%。
記者獲悉,今年松下已經研發出更高效率的發光技術,使得面板亮度更高而耗電量較低,這樣一來,將可大大降低等離子面板的成本,對于在大
尺寸上表現更佳的等離子產品來說,進一步提高了競爭力。據業內人士分析,采用更高發光效率、更低成本面板的松下等離子電視,今年上半年之內將會在國內市場推出。
不過,等離子陣營的成員越來越少,雖然使得等離子產品的市場份額與液晶拉開了距離,但是清凈下來的等離子陣營里,余下的成員卻幾乎將更多份額收入囊中,特別是擁有上游面板資源的廠家,如長虹,就已經嘗到了甜頭。記者近日從四川長虹總部了解到,長虹在2007年斥資60億元在四川綿陽建設中國第一條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一期工程建設已全部完成,其中設備安裝調試包括生產線上設備的單動測試、單工序測試以及整體聯動測試已全部結束,多品種高清屏模組和全高清屏模組進入小批量試生產,于今年1月進入批量試生產,計劃3月份正式量產。而長虹等離子面板的量產正是時候,能夠有效緩解上游資源缺乏的問題,目前康佳、TCL等國產彩電廠家都在與長虹洽談購買等離子面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