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再次臨近。與以往不同,今年3.15前夕,消費者對彩電市場的關注不再集中在質量問題,而是更多的偏向健康、環保這樣的新概念。消費者關注熱點的轉移,一方面說明以平板電視為核心新型彩電技術和產品的成熟穩定,另一方面更說明消費者自身消費理念的成熟。
平板普及,質量投訴明顯下降
2008年,國內平板電視產品銷量突破了1300萬臺,達到彩電產品總銷量的40%左右。而在三年之前的05年,全國平板產品的銷量僅有180多萬臺。三年時間,平板電視已經完成了從市場開拓到基本普及的進程。
隨著平板產品的普及,消費者的售后投訴也經歷了一個突變的過程。從最開始的銷量很低狀態下的基本沒有投訴,到06年和07年的投訴高峰期,之后在08年中外品牌的質量投訴情況,除個別品牌外大規模好轉。這期間07年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國內彩電企業率先實行了重要部件三年質保,部分品牌甚至拋出平板電視液晶、等離子屏幕零壞點的承諾,令國內彩電企業產品投訴率迅速下降。
在08年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課題組的一項轉向調研表明,08年開始國內彩電品牌的售后投訴率全面領先外資品牌。甚至二者的統計數據差達到了一個數量級之大。專家指出,這與國內彩電企業紛紛實行彩電屏幕等重要組件三年質保有著緊密關系。據統計表明,消費者有關平板產品的投訴,大部分與電視屏幕有關,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關于屏幕壞點的。國內彩電企業做出的屏幕三年質保和部分品牌的零壞點承諾對于降低彩電產品整體投訴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此外,平板顯示技術的逐漸成熟也成為了產品投訴率迅速下降的重要因素。06年、07年,平板電視投訴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日韓企業的七代線、八代線,大量新面板線投入生產。在早期的產品中,質量控制水平并不完美。而隨著這些生產線經過一年運行,以及彩電廠家生產和制造工藝的日趨成熟,產品品質的控制水平自然升高,進而市場上的終端產品質量問題也會相應減少。
壞點等常見的平板質量問題正在從消費者的視野中消失。不過隨著近年來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電視、環保電視等綠色理念正在逐步代替早期的產品品質,特別是屏幕品質問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國內白色家電產品實行的能效標識制度已經成為了消費者購買白色家電必須參考的重要指標。據悉,隨著平板市場的逐漸成熟,我國也將在今年或者明年將這一優秀手段導入到彩電產品線中。在國家法規正式到位之前,彩電企業已經開始醞釀產品革命:海信的LED電視、TCL的自然光電視均具有顯著的節能概念。09年春季,國內彩電巨頭康佳更是推出了一款號稱“最節能”的電視,已發了一波平板節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