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即將到來之際,電視頻道將率先推出“歷年電視質量事件回顧”專題。該專題總結了近6年發生在各大電視品牌中的突出質量事件,并從中整理出17大電視常見故障。根據我們所搜集的資料,對各大品牌發生故障的比例進行了詳實的記錄。通過對比發現,外資品牌的故障率遠遠高于國產電視品牌,特別是夏普、東芝、索尼、飛利浦這樣的大品牌都曾因質量缺陷而召回產品。當然,我們制作這期專題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打擊電視制造企業,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繼續激勵電視企業不斷把好質量關,常鳴質量警鐘。同時,我們也希望消費者能從中受益,以更加理性的思維去選購電視產品,從而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
以下是2003年至2009年松下、日立、索尼電視發生的比較突出的質量事件:
1. 松下維修費用高被頻繁投訴
2008年8月,一位柳州市民的松下彩電,因偏轉線圈出現故障,客戶聯系其柳州地區指定維修商,沒想到卻因價格問題而擱淺。據了解,問題起因于偏轉線圈價格,從4月的300元一下跳高至7月的700元。客戶不禁提出質疑,這個部件算不算重要部件,屬不屬于無償保修范圍,維修價格的定價有沒有依據?
就在08年7月份,新民網民生熱線接到市民金女士來電稱,她家中一臺2005年購買的松下背投電視機發生了故障,但維修部人員告知要收500元上門費,超出路程再另外加收,修一次需2000元上下。金女士質疑維修部獅子大開口,胡亂定價。
7月25日,有記者就此問題咨詢松下電器特約維修點。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4月份曾出現過維修偏轉線圈只需要300多元的情況,現在松下公司將價格提到700元,不在他們的控制范圍內。隨后,記者咨詢松下電器駐北京的全國客服電話,工作人員稱收費問題需要再次核實才能給記者答復。事后記者也沒有得到來自松下電器的任何答復。
2. 日立電視投訴多多
2006年12月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售后服務專業委員會公布了2006年平板電視投訴情況,并指出了存在的三大問題。日立彩電被點名。這三大問題分別是:平板電視故障后更換的主要部件保修期不予順延,顧客在三包期內提出的問題被企業拖延至三包期后、要求收費解決,售后服務人員素質低下。
3. 產品頻繁被召回
1) 電視軟件出錯被召回
2006年2月9日,索尼(中國)網站上貼出《關于對特定范圍的液晶背投電視和液晶電視
進行免費軟件升級的通知》稱:“公司最近發現,部分型號、特定范圍內的液晶背投電視及液晶電視軟件中存在計時錯誤,這個錯誤會導致相關型號電視在待機及累計工作約1200小時后,出現不能正常關機、或待機狀態下不能開機的現象。”
針對索尼部分型號問題電視在京撤柜問題,索尼對記者再三強調,五個型號的部分產品雖然存在軟件缺陷,但不屬于“問題電視”,也沒有遭到“撤柜”。同時,因為這些產品不存在質量問題,索尼公司既沒承諾“維修”,也不會“召回”。
2) 因設計失誤導致產品召回
2005年7月4日,日本電子巨頭索尼表示,由于設計上的失誤,他們將召回在日本出售的16000臺液晶電視。
索尼表示,這種28寸液晶電視是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期間出售的,由于設計上的失誤,會導致放電現象。目前已經收到幾宗事故報道,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3)特麗瓏電視召回事件
2003年7月29日,索尼公司稱,由于索尼有10款特麗瓏電視機的零件有瑕疵,他們將在日本召回34萬臺特麗瓏電視機。同時,索尼(中國)網站也發布公告表示,他們將對中國市場出現類似情況的產品提供免費維修。這些產品是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間在日本生產與銷售的25型、28型、32型共有10款機型。
免費維修通知表示,電視機內部電容器的不良有可能導致電容器短路、引起電視機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斷電等情況。
當然,企業的個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不足為奇,但如果連續被爆缺陷,企業自身是否也該自我反省一下,如何在生產上嚴把質量關,如何在售后上嚴抓服務關。只有這樣,消費者才能真正的認知品牌擁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