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康佳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侯松榮宣布:將出資8.86億元在江蘇昆山建設國內最大的液晶模組生產基地,向上游產業鏈延伸。此前,海信、創維、TCL相繼與奇美、LGD、三星合資建立液晶模組廠。彩電企業進軍上游模組對提升整個國家彩電產業的競爭力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
強化產業鏈控制,提升國產平板競爭力
建設液晶模組項目是目前國內彩電企業進入平板顯示產業上游的主要途徑。資料表明,液晶模組制程是液晶電視整機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這一制程的話語權能夠將國內彩電企業自愛液晶電視上的成本掌控能力,在小尺寸產品上從目前的20%,提升到40%以上,在大尺寸產品上甚至能掌控70%的成本鏈條。同時,通過獨立采購和研發新興背光模組,還有望在產品創新上獲得更廣闊的空間。
業內專家表示,全球液晶產業的競爭焦點已經從最開始的面板尺寸為核心的競爭轉變為,產品終端應用性能為主的競爭。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康佳通過建設大規模的模組項目,渴望獲得更多的研發空間。在采用新型背光源、光控技術、節能和環保技術上具有更多的選擇優勢。液晶模組項目不僅使得康佳平板產品具有更高的成本優勢,也為進一步的“應用性能”競爭奠定了基礎。
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內平板產業已經在液晶等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和制造中積累了眾多的經驗。其中,康佳推出的運動電視、超薄電視和節能電視,都創造了市場之最的記錄。通過深入液晶產業的上游,建設模組項目,康佳的諸多技術優勢和研發儲備渴望得到進一步的發揮,為終端產品帶來更多的差異化競爭力。
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產業創新帶領國內彩電產業保增長
在二月通過的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中,新型顯示器產業和彩電轉型被列為核心支持項目。在國家發改委的近日辦法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涉及項目的征求通知中,建設液晶模組項目和推動節能環保產品的開發也成為了,彩電產業整機領域的最核心課題之一。在08年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康佳集團的視察中,總理也提出了通過產業鏈延伸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工作指導意見。
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彩電產業的工作重點一是保銷量、保規模、保品牌、保歷史成績;二則是通過產業創新提升整個國內彩電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包括新興顯示器件核心資源、液晶模組和整機產品的產業創新,均是提升彩電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根本突進。而整個產業鏈競爭力的提升則是實現今年彩電產業在危機逆境中又好又快發展,保銷量、保規模、保品牌、保歷史成績的關鍵所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康佳逆勢上馬國內最大的液晶模組項目,其產業意義不言而喻。康佳昆山液晶模組項目不僅僅是康佳自己的液晶模組項目,也代表了中國彩電企業在平板時代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決心、魄力和能力。
依托國內三大液晶屏幕基地,康佳打造中國版平板航母
康佳液晶模組項目是目前國內彩電企業(含外資)單體最大的液晶模組項目。據悉,康佳液晶模組廠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約8.86億元,總占地面積500畝,計劃建設8條LCM生產線,LCM可達到年產能720萬片,TV可達到年產能360萬臺。如此巨大的產能,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技術人才怎么保證、上游屏幕資源怎么保證的問題。
作為國內最大的平板彩電企業之一,康佳在多年的技術研發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建立了一直全球一流的平板顯示技術研發隊伍。甚至,康佳還大舉進入了LED半導體發光器件顯示產業,該技術被認為是液晶電視背光源模組未來唯一的技術選擇。在液晶產業上,康佳一開始就意識到了向上游進軍的重要性。在技術儲備上一直堅持人才、隊伍先行的策略。康佳集團總裁陳躍華對此表現出強大的信心。
對于上游面板資源的解決,康佳選址昆山的布局則顯得結尾精妙。這里不僅距離全球主要的面板產地我國臺灣地區擁有良好的交通環境,更是位于未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核心器件三大基地的中心位置。包括近期開工的京東方合肥6代液晶面板線,規劃中的昆山龍騰光電7.5代液晶面板線,上海上廣電近期規劃的8代液晶面板線和6代液晶面板線,等眾多面板企業的大規模投入將為康佳模組項目提供充足的上游資源。
僅依據現有數據統計,位于長三角地區的康佳液晶模組項目周邊的液晶面板的近期投資額即將有望達到80億美元以上,整個產業鏈投資更是達到百億美元以上。長三角地區也將成為國內新型顯示產業的最大聚集地,并與韓國、日本和臺灣的液晶面板產業比肩。以康佳的終端整機和模組項目為代表,在這里即將形成一艘中國版的超級“平板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