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在這種大背景下,市場新增需求受到拖累。消費心理趨于保守,造成了以索尼、LG、夏普為代表的電視企業全年銷量沒有達到既定目標的現象。
據DISPLAY SEARCH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全球知名電視廠商中,只有三星液晶電視憑借2098萬臺的銷量,成為液晶電視行業中唯一達成銷售目標的企業。同時,三星電視2008年全年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0%,成為首個突破20%市場份額的電視企業。這也是三星電視自2006年3季度首次成為液晶電視全球占有率第一之后,連續3年占據了DISPLAY SEARCH統計排行榜的榜首。
索尼、LG、飛利浦等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在2008年中呈現起起伏伏的趨勢走向,市場占有率與2007年相比變化不大。索尼以1475萬臺、市場占有率14.0%的成績排名次席,LG、夏普、飛利浦,分別以10.2%、9.1%、7.7%的市場占有率名列3到5位。2007年排名第二的索尼,2008年再次位居三星之后,排名第二。歐洲市場對索尼電視產品的不認可,是索尼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全球市場占有率的排名情況。LG、夏普、飛利浦排名沒有較大變化,除了市場環境低迷之外,新品缺乏新意,無法吸引消費者更多關注也是上述公司排名靠后的原因。
在銷售額方面,三星電子達到了244億美元,在全球液晶電視市場中占據21.9%。索尼以146億美元、市場份額13.1%排名第二。低于三星98億美元的銷售差額使索尼與三星之間的差距進一步被拉大。夏普以10.1%的市場份額打敗LG,成為銷售額排名的第三位,飛利浦則排名第五。
在中國市場三四級城市成為全新戰場。
2008年上半年,合資品牌通過幾次較大幅度的降價,使其總市場份額一度超過60%。但是隨著8月份奧運會的舉行,吹起了國產廠商反攻的號角,到11月份,國產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經回升到68%,一舉奪回市場的主導權。但是由于全球其他主要液晶電視消費市場的黯淡局勢,國內1500萬液晶零售量必將引起合資廠商的高度重視,兩大陣營會迎來新的一輪競爭。
在一二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的環境下,開辟三四級城市市場成為所有電視廠商在2009年全新的戰略方向。國家出臺的刺激消費政策對液晶電視市場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2008年12月份開展的家電下鄉極大地刺激了農村家電的消費,特別是在一二級市場規模增長趨于平緩后,三四級市場有望成為液晶市場新的增長點。TCL、康佳、長虹等國內廠商已經紛紛將產品市場下沉,全力爭奪三四級市場。與此同時,以三星、索尼為代表的合資品牌也調整戰略部署,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三四級市場。相信在未來的時間里,在政府和廠商的共同努力下,三四級市場的液晶市場會有迅猛發展,同時,國內廠商與外資品牌的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