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這個集合了最新技術與雄厚資本的新興產業,在這場金融海嘯中越陷越深,進入了最寒冷的冬季。隨著各大企業的減產、停產、放大假等一系列措施,試圖挽救日益萎靡的市場,一股由老牌國產企業帶領的降價風正吹遍大江南北。
創維、康佳、TCL、海信等多個品牌的52英寸液晶電視展開了跌破萬元的活動,在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外資品牌紛紛關注這一舉措。而且,國產的32英寸液晶電視也從原來的3999元下降到了2999元,42英寸的全高清從原來的5999元下降到4999元。在如此的強勢競爭下,消費者也看花了眼,擄緊了荷包,還是不愿過早的出手,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平板市場的蕭條。對于這一現象,夏普、索尼、三星等幾大外子品牌回應,將轉戰更高價格的LED背光源液晶市場。
小編近期在賣場中也詢問了一些平板電視的銷售,他們反應的情況基本屬實。外子品牌對于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已經開刀了,平均每臺降幅為1000—1500元。TCL、海信的50英寸的液晶電視都降到了9999元這一歷史最低價格,可見金融風暴確實把國產廠商們都逼瘋了。國產品牌在本次的價格競爭中逐漸占到了上風,開始了搶班奪權。TCL的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總經理韓青表示,彩電廠家必須嚴防再次走入“價格戰怪圈”,同時保證彩電產品的本質,提升國產液晶電視的市場競爭力。其實,消費者心里大多都是越降越不敢買,賣場的行為只能說是哀兵出戰,有勇無謀。好吧,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本次最具競爭力的幾款國產液晶電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