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論在哪一條產品線上,各大廠商都能夠為消費者提供非常豐富的產品。不過產品數(shù)量的增加同時也帶給眾多消費者一種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感覺。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產品也更加挑剔,同時也更加追求產品的個性化以及差異化。因此廠商都希望能夠在改進產品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商業(yè)模式。
對于平板電視產品而言,也有類似的問題。在液晶電視上市的初期,由于液晶面板的性能深深影響著電視的實際畫面效果,而能夠生產液晶面板的廠商并不多,因此很多品牌液晶電視產品同質化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
初期的液晶電視市場更多的是品牌化的差異
近幾年,液晶電視廠商更加愿意從電視產品本身入手,來增加差異化,如采用更加美觀的外觀設計,增加如動態(tài)對比度、倍速掃描,改善背光源等等,讓液晶電視的畫面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同時也細分產品線,讓不同的消費群體都能夠購買到符合自己實際需求的電視。
● 個性化以及開創(chuàng)新模式催生定制服務
豐富的產品線能夠為消費提供不同的選擇
不過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即使電視廠商努力不斷細化產品線,依然無法滿足各類消費者的要求,而受到成本的限制,電視廠商不可能為小部分消費群體專門推出一類產品,因此這部分用戶不斷抱怨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機型。
TCL與電視運營商歌華有線達成戰(zhàn)略協(xié)議
而在另一方面,受到去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者在購買平板電視這種高端產品時顯得更加謹慎,這也讓平板電視的銷量持續(xù)下滑。為了創(chuàng)造新的利潤點,電視廠商也不斷在增加新的商業(yè)模式,如聯(lián)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推出有線數(shù)字一體機等等,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定制的產品,為消費者推出更加實惠、方便的電視產品。
今年平板電視廠商動作非常頻繁,不但對液晶電視的刷新率等性能參數(shù)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同時也引入了如網絡電視等新的概念。而在增加產品新賣點的同時,電視廠商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商業(yè)模式,其中大力推廣定制服務就是其中一步戰(zhàn)略。那么定制服務究竟是廠商新的“圈錢”行為,還是能夠真正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