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視走過半年歷程
200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刮起一股“網絡風”。眾多彩電廠家先后推出以“上網”功能為主打的網絡電視。網絡電視的概念一時間成為了彩電產業最火爆的名詞,也成了部分彩電企業差異化競爭的焦點策略。
中國電視市場進入網絡時代已經有半年之久。各種網絡電視產品和應用雛形基本完善。但是與網絡電視深受電視廠家重視不同,消費市場并未出現理論中的“網絡電視”狂熱。甚至部分評論認為網絡電視是個虛假的泡沫,掩蓋在技術創新之下的是“功能泛濫”導致的市場混亂和消費者迷茫。進過半年導入期沉淀的網絡電視市場表現出向左走向右走的尷尬。
網絡電視,顧名思義就是指具有網絡功能能夠上網的電視。這類電視通常的功能包括瀏覽網絡新聞、查看天氣預報、部分簡單的網絡互動操作例如股票信息查詢功能、網絡音樂功能,以及網絡電影功能。09年出現的網絡電視產品大都具有以上提及的各種功能的一部分功能,能夠在普通彩電的電視功能之外尋找到一些新奇的賣點。
網絡電視在產品形態上,可以分為一體機和分體機兩大類。分體機采用電視與機頂盒搭配的形式,主要網絡功能有機頂盒完成。機頂盒可以脫離電視機獨立工作,例如完成電影內容的下載等。另一種形式是一體機,即作為主體的彩電具有網絡功能,能夠直接通過局域網接入廣域網,瀏覽互聯網內容。
在網絡電視的內容提供上,不同企業也采用了不同的思路。例如有些企業傾向于自建平臺,提供高清電影內容的下載業務。這些企業自身為這些下載內容支付版權費用。另一類則是和眾多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由新浪等網絡公司提供具體的內容、服務資源,電視廠商只是內置了網絡接入功能而已。
網絡電視市場表現出的產品形態、應用功能和技術平臺的多樣性,被業界認為是網絡電視上不成熟,沒有統一的應用模式、商業模式的表現,也成為了網絡電視廠家熱情高,消費者低調不買帳的主要原因。
在消費者對網絡電視的意見中,核心的一條是市場認為現有的網絡電視雖然打著3C融合和網絡應用的旗號,但是并未真正理解3C融合的含義、并未真正提供符合互聯網游戲規則的網絡應用,F有的網絡電視只是廠家吸引眼球的宣傳嚼頭,更多的體現了廠家們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研發體制。
例如,網絡電視的上網看新聞、或者下載電影功能,消費者只能被動的觀看電視廠家指定的網站的內容,指定的網站的音樂電影。互聯網是個開放的社會,講究的網絡連、接互通有無,特別強調無障礙的溝通和網絡化的信息流通。而在網絡電視實現網絡功能上卻限制了這種互聯網的靈魂,失去了網絡自由精神的本意。無論是聽音樂、看電影、看新聞還是娛樂教育都必須經過指定的網站,而不能自主選擇的功能,顯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目前網絡電視出現這些功能性障礙的主要原因是,廠家研發的初衷依然是讓電視擁有部分網絡功能、戴上網絡化的高帽;而不是將電視這個產品真正融合進網絡成為一個網絡的組建。彩電廠商之所以在產品功能上嚴重依賴就由平臺的增值,核心在于現在3C時代令成為網絡上的主要功能區間之一,進而保障自己在3C時代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