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單女士家中一臺液晶彩電突然畫面閃爍,特約維修站人員上門修理,僅是打開機器將里面的某個零件用刷子掃了掃灰,前后只有半個來小時,開價收費530元。“又沒有換零件,價格怎么要這么高”,單女士不禁驚呼。無獨有偶,高女士也同樣遭遇維修高價之惑:變頻空調才用了五年,電腦控制板就壞了,維修費用高達1300多元。
市家電維修協會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執行的維修價格主要有二種情況,一是執行廠家定價,像索尼等部分合資品牌維修價格都是由廠家直接核定;二是執行《無錫市家用電器維修價目表》,這是由市家電行業協會和市物價部門于2006年出臺的,作為維修行業的指導價,本地家電維修企業,多執行這一價格。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無論是廠家定價還是地方行業指導價,在現今市場的行情下,都需要變化了。據商家測算,近三年來,家電價格可謂節節下降,以液晶彩電為例,新品價格節節下降,僅近三年來,整體價格下跌幅度高達50%以上。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近五年來無錫家電維修價格整體上變化不大。
“在這種情況下,維修的價格應重新定位。”東方家電維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夏坦承,以本市的家電維修指導價來說,有些維修價格現在看來太高了,像修一個電磁爐,如果換兩個功率管再加維修費,總費用就要達到上百元,而買一臺新的卻只要100多元,維修總費用遠遠高于商品的價格;像26寸的液晶彩電銷售價僅要1000來元,但修修卻要四五百元,這些定價已與市場實際不符,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應該盡快改變。
對此,市家電行業協會人士表示,目前2006年版的維修指導價的確已經“過時”,無錫市正在調研出臺新的行業指導價格并重新到物價部門備案,從而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適宜的價格“標準”。但業內人士也指出,要家電維修價格不再虛高,除了適時更新行業指導價,還需加大市場誠信體制建設,如一些廠家維修定價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門檻,此外更需要質檢、工商、物價、行業協會等部門同心協力,規范市場,查堵家電維修亂收費的“黑洞”,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