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親自觀測到日食引起的絢麗神奇的魔幻自然奇觀,固然是幸運的。可是日食后,很多人因為裸眼觀日食,或者護目設備不合格,引發了觀日食“后遺癥”,醫學上稱之為“日蝕盲”,據了解如果裸眼觀測日食10秒鐘,視網膜就會灼傷,嚴重時候會導致永久失明。從有關專家了解到,這主要是由于雙眼直視太陽,產生了眩光,怕亮的癥狀,并引發了視力衰退。
認識眩光
眩光是讓人眼不舒服的光照現象,當眼睛觀測的視野范圍內,有光源的亮度極高或是環境背景與視野中心的亮度差較大時,就會產生眩光現象。除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日食,眩光其實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我們在夜晚開車時,突然眼睛被對面開遠光燈的車照射,夜晚在睡夢醒來突然眼睛被燈光照射,打開電視電腦顯示器高亮等都是眩光污染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如果眼睛 眼睛長期承受眩光污染,會讓青少年容易患上近視,老年人得白內障的幾率大幅度上升。
其實,正是由于眩光對視力的危害,在二戰中還被英國人巧妙運用來保護蘇伊士運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蘇伊士運河,是德軍轟炸的目標。由于運河建筑工程龐大,傳統的偽裝方法很難偽裝避免德軍偵察機的監測,讓英國人非常頭疼。有位著名的魔術師Mr.Meskelyne被找來幫忙,他沿著運河設置了很多大功率,亮度高的旋轉的探照燈。在夜晚上萬只探照燈照亮了天空前來突襲的的德軍戰斗機飛行員眼前一片眩光,飛機上的擋風玻璃上的灰塵、水珠還有劃痕對散射了探照燈的光,也造成了眩光。飛行員無法看清地面狀況,只好無功而返。就這樣英國人在二戰中成功的保住了蘇伊士運河。
眩光能讓人眼瞬間看不到物體。這其實也是登山運動員在攀爬雪山時候,必須配備護目鏡的理由,白雪折射了太陽強光,從各個角度直接進入眼睛,也容易造成眩光,眼前產生一片白茫茫的生理現象。德軍飛行員正是由于在夜晚的環境中,面對探照燈強烈的光線,造成了短期眼睛無法看到物體的感覺。
緩解眩光 從“同步”開始
除了外部環境直射的強光,比如燈光,日光以外,電腦顯示器高亮屏幕與周圍環境反差,對眼睛產生的眩光污染更為直接,對視力的損害也在潛移默化中。我們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長期面對顯示器工作,看電影,或者打游戲時候,突然停下來,發現眼睛十分干澀,甚至刺痛。這是顯示器屏幕自身的亮度與周圍環境的亮度反差,主要是顯示器亮度太高,眼睛長期受到眩光刺激的反應。
除高亮度長時間對眼睛帶來的危害外,外部環境與屏幕之間的亮度不同步對視力的損傷更大,營造與周圍環境同步的屏幕亮度氛圍,才會真正意義上對長時間用機引發的眼睛危害起到緩解及防治作用。外部自然光的變化使我們難以控制的,所以需要經常手動調節顯示器的亮度。
顯示器專家提醒,在LCD顯示器技術趨勢逐漸由“性能導向”向“人性關懷”過渡,今天,傳統意義上的技術領導者向“視覺防護專家”角色身份的轉變,消費者應該考慮具有防止眩光污染綠色顯示器。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具備綠色愛眼功能的顯示器,其中全球知名制造商LG公司推出了一項人性化綠色關懷技術——慧智技術,就能有效的緩解眩光污染。慧智技術的核心功能——自動亮起功能,能根據外部光線的變化智能調節顯示器亮度,讓顯示器始終維持在讓眼睛舒適的亮度值上。實現顯示器的亮度與外部光線同步,降低眩光危害。
在信息時代,顯示器引起的眩光污染,已經成為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最大健康威脅。但是科技以人為本的顯示器設計理念,也讓我們享受到綠色科技產品帶來的人性化關懷,達到了謹防眩光污染,保護視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