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關于廣電總局加強互聯網電視產業監管的評論絡繹不絕。其中,大部分都在提醒廣電總局要擔心“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對于這種擔心,筆者認為不僅是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是完全在不了解“網絡電視”實際市場情況的背景下,依據片面的材料做出的判斷。這些判斷對廣電總局顯然也是既不公平的。
8月14日,廣電總局發布的通知中,要求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而取得這一許可證則要求申請人必須具有國有或者國資控股的背景。部分分析借此認為廣電總局的新規將阻礙新的市場主體進入網絡電視內容商行業、也將阻礙網絡電視這種新產品的產業成長,甚至廣電總局被扣上了阻礙“三網融合”的進程的大帽子。
但是,投影時代網認為在這些分析的背后卻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目前已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這一許可證的企業超過330家,其中既包括傳統的電視臺、報社等國有控股企業,也有新浪、搜狐、盛大網絡、PPS等民營資本控股的新媒體公司。同時,現有的網絡電視的彩電制造企業采用的“內容路線”也是采用與以上330家企業進行業務合作的方式進行的。
這個事實說明,廣電總局的新規并沒有妨礙到現有任何一款產品、一種互聯網業務的運行。同時,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制度早已建立,作為“后來者”理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制度。此次廣電總局只不過早一次重申了“堅決執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制度”等一系列法規的立場。
此外,讀者必須主要到一個事實,目前有資格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企業已經有330家——這一數字現對國內10家主流彩電品牌,30余家具有規模的電視臺,十余家具有規模的電影公司,其基礎數目是“相當大”的。分析認為,國內網絡視頻市場根本無力容納這么多的內容中介企業的生存。
不計算傳統的電視臺、報社等國有控股企業,僅類似于新浪、搜狐、盛大網絡、PPS、土豆、激動等民營資本控股的新媒體公司的視聽內容網絡供應商,在06、07年的巔峰時期就曾超過400家。“目前,絕大部分已經‘死掉’了”,一位資深媒體人士如此評論。不爭的事實至少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廣電總局提高網絡視聽節目行業的入門門檻至少是在避免“重復投資”,而且是在網絡視聽服務提供商已經“過剩”的背景下,在嚴格的控制“重復建設”可能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
除了避免重復建設下的資源浪費外,理解廣電總局的新規還不許了解網絡電視究竟是什么?本質上,網絡電視是在以往的網絡和電視之外新增加了一個民眾獲取信息的“通路”。也是體現網絡和廣電兩大產業相互業務融合、重合的產物。廣電總局此次強調從事該業務的內容提供必須具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準確含義應被理解為“涉及公眾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的信息通路和內容產業必須被置于適當的監管之下”。
熟悉互聯網的人士都應知道這樣一個事實:網絡信息傳播雖然迅速、便捷,但也面臨著盜版嚴重、虛假信息混雜、色情信息猖獗,甚至部分組織個人故意散布惡意的、敵意的信息的行為。除了信息內容自身的復雜性外,網絡信息傳播還具有“難以監管”的問題。——這一問題在全球范圍內還未有理想的答案。在這樣的背景下,廣電總局從嚴把好網絡視聽節目提供商的資質環節,恰恰是在維護網絡電視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是在旅行一個政府監管部門保護大至產業和國家信息安全,小至普通百姓信息安全的義務。
8月14日,廣電總局公布了《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之后,誤解聲音一直不斷。這些聲音在集中的忽視現有網絡視聽內容供應商市場已經“過剩”,國家和人民都需要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信息內容和相關服務產業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安全這樣的“國民根本利益”。
雖然三網融合、4C融合信息產業進步的大趨勢,但是在面對國家相關部門的產業政策時,我們不應該僅僅想到不能“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更應該想到不能“殺雞取卵”。三網融合必須是在政府指導下、有關部門強力監管下,有步驟、有秩序的進行,這其中也包含網絡電視:那種只看到網絡電視的好,而忽視其中發展可能出現的問題,而為了取卵而殺雞的做法萬萬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