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FA2009正式在德國首都柏林拉開帷幕,正戲尚未開演,日韓平板巨頭圍繞下一代電視的“口水之戰”已經開打。與去年平板電視未來大戰被人們描述為“MM(厘米)超薄大戰”,雙方對戰的火力點鎖定在平板電視厚度的比拼不同,2009年日韓平板電視巨頭大戰則出現了韓唱韓劇,日歌狂言,各執一詞的特點。
9月3日,索尼宣布2010年將向全球全面投放立體映像的3D電視產品,博覽會現場其強大的3D展示樣機陣容吸引了現場觀眾高度地關注。與此同時,索尼公司還表示,2010年與3D電視全球同步上市的3D產品還包括該公司旗下的影碟機、VAIO筆記本電腦以及PlayStation3(PS3)游戲機等消費電子影像產品。
其實,早在今年1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2009上,索尼即展出了眼鏡型顯示器和彎曲自如有機EL面板等下一代AV(音響·映像)關聯技術產品。2008年1月初,日本中堅型家電制造商美貴本公司,則推出了2款由韓國風險型技術公司ZALMAN開發的3D立體影像液晶電視產品。2008年4月初,日本都市型相機系消費電子連鎖巨頭BIC Camera則宣布,基于2007年12月開始運營衛星廣播電視臺“BS11數字”,在全球首次測試性地播放了立體映像節目的因素,該公司4月12日開始在其旗下23家門店推出3D立體影像液晶電視展示銷售業務。隨著兩部好萊塢3D大片《冰河世紀Ⅰ、Ⅱ》全球票房爆收,感官娛樂消費3D化趨勢開始發軔。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致力于走娛樂化路線的日本索尼,成為3D電視 “最具熱情的推手”。而松下、夏普、東芝等日系平板電視巨頭雖表面上持觀望態度,但暗地里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寄希望于3D翻盤,重溫全球電視市場“輝煌”。甚至日本數碼相機巨頭富士康,在8月初也正式在日本、中國等市場推出了對應3D映像時代的3D數碼相機及專用顯示終端和網上沖印服務。
但是,與日本同行不同,韓系平板巨頭則將下一代平板電視的重點,放在了發展更薄更省電、更綠更輕便的LED電視方面。
首先,三星電子在IFA2008上非公開展出了其厚度僅為8.9毫米的LED液晶電視,然后于今年1月展出了厚度縮小了2毫米后僅為6.5毫米的全球最薄的LED液晶電視,繼而于3月下旬在韓國全球率先發售LED電視產品,并引起消費者的熱捧。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三星電子依靠其全球營銷網絡的快速推進閃電戰,完美地完成了在中國、美國、歐洲以及我國臺灣等地區上市發售的前期工作。到6月末,三星電子LED電視上市100天,即創下了全球市場上平均17秒即售出1臺,銷量突破50萬臺的記錄,一舉打破了該公司2003年首次發售LCD液晶電視時100天36萬臺的歷史記錄。在此情況下,三星電子提出了2009年全球市場LED電視銷量超過200萬臺,10年突破500萬臺,11年突破1000萬臺甚至更高,將LED電視全球市場占比提升到30%以上的“沖刺目標”。
另外一方面,韓系另一家平板巨頭LG電子則以一種“當仁不讓”的姿態,圍繞雙方LED電視厚度、背照燈數量、顯像效果等LED面板技術展開了一場與本國手足“兄弟鬩于墻”的“口水戰”,并晚于對手近2個月左右,于5月末將LED電視推向全球市場。
韓系兩大巨頭的LED之戰,同樣引來日本同行夏普、索尼等巨頭的關注,以至于夏普在歐美市場率先推出LED電視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下半年(國慶前)在中國市場推出LED電視的計劃。甚至其美國分部相關高層表示,2012年將全面轉產LED液晶電視,向LED作為下一代平板電視主力產品的陣營中韓系 “獨秀”的格局發起挑戰。
正是由于日韓國外平板巨頭以及海信、TCL等國產平板巨頭相繼加入“LED電視大戰”,從而引發LED上游材料需求大增,使得我國臺灣地區LED產業鏈上游企業,包括晶電、璨圓、宏齊、光寶科技、一億光、東貝等在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用LED面板、LED照明之外,開辟出全新的LED TV下游產業需求資源。這些企業也紛紛轉虧為盈,并可望在下半年實現業績大幅增長。
全球平板電視市場勁吹“LED”風暴,韓國業內IPTV元年的聲音徹底被“LED TV 元年”所掩蓋;而在日本業內“PC de TV(電視電腦一體化)元年”的聲音則徹底被“3D TV元年”所掩蓋。但是,無論是LED TV 元年還是3D TV元年,最終瞄準的還是日韓平板巨頭在未來全球電視市場的市場份額分配,3D的LED電視或者LED面板的3D電視,對于日韓制造商而言意味著差異化市場戰略,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則意味著“魚和熊掌,兩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