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期間,市場最為火爆的電視產品莫過于LED液晶電視了,雖然今年黃金周節前的概念大戰依舊讓人煙花繚亂,但真正能夠能夠拿得上臺面的,或者說真正能夠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電視產品,當非LED莫屬。LED作為一種光源技術何以能夠如此火爆,在各種技術爭奪中一騎絕塵,靠的還是對消費心理的把握。
品牌精神
郎咸平教授每次演講和做節目,幾乎都會提到行業本質的問題,這里不才小編要借用下。郎咸平對于國際知名品牌的點評中由一個重要的評價就是品牌精神,你看到同樣同類的產品的選擇的根本就是源自該品牌對你內心的一種暗示——品牌文化。
本次LED電視大戰中多家廠商受益,但若說最大的成功者則非三星莫屬。三星產品所帶給我們的暗示信息恰好契合其品牌文化——高端和精致。三星產品所以貴,能擁有如此的溢價能力,靠的就是在高端產品和概念產品上的看點,本次連推數款超薄電視,再次確立了在同類產品中的霸主地位,至少數量上的優勢就不可撼動!
差異化
電視機產品同屬于家電行業,是一個有著完善游戲規則和成熟市場的行業,因此競爭的本質就是做出差異化,或者讓人感覺到產品的不同,比如商標,而這就是這次LED電視勝出的根本。
對比LED,最近爭議不斷的互聯網電視可謂不乏看點也不缺少曝光,但其差異化效果難講成功,而LED電視自擺進賣場開始就已經鶴立雞群了。等離子何以衰敗,索尼液晶上的失利,都是錯失了將差異最大化的機會,在賣場,視覺效果的差異可以忽略,但外觀上的差異一目了然,自然勝負立判。
絕口不提“液晶”
營銷策略
另外一方面,從宣傳上來看,LED也非互聯網電視能比。一方面,LED的廣告以更具沖擊力更有效的宣傳方式(如央視等強勢媒體)曝光,以“反木桶”方式將其鮮明的突出;而另一方面,賣場的銷售總會給人這樣一種錯覺,LED電視不是液晶電視,而是繼CRT和液晶后的第三代產品……
當然,此次LED概念大戰中出彩的也不只三星,大部分國內品牌也借勢跟進,在節約了前期營銷成本的同時,而且合理的利用了宣傳的游戲規則,為自己在在未來超薄大戰中建立了根據地,而且產品價格成本控制不錯,使得LED電視將在今年十一成為熱點,畢竟絕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樂意買到性能不錯價格便宜的產品(三星的LED產品,很多網友反映太貴了),在這一點上國產品牌表現得頗有智慧。
今年的黃金周格外難得,適逢國慶+中秋雙節合并,又有60華誕和“通脹”、口紅效應助力,相信今年的電視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而在高端趨勢性產品中,相信很難有其他更具競爭力的技術或產品出現,LED究竟能有多大能量,最終鹿死誰手,還是讓我們試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