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專家通過視維網絡視頻平臺進行遠程診斷、遠程咨詢、遠程培訓等服務,是北票農業科技“110”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一大亮點,實現對農民科技求助的快速反應、有效服務的一種全新形式。該市“農業科技‘110’”于今年6月開通,由9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農業專家團,在各鄉鎮建立了8個基層服務站。“農業科技‘110’”為農民提供5種求助方式:電話求助、網上求助、視頻求助、來人求助、來信求助。針對不同的求助方式,指揮中心制定了電話答復、網上答復、視頻答復、現場指導、講課培訓等解答方式。網站設置了農業技術、畜牧技術、農機技術、林業技術、科技培訓、專家團名錄等專欄。在網上發布最新、最實用的農業政策、農業科技、產品供求信息等資訊信息,供農民免費瀏覽、查詢。視頻系統實現遠程視頻診斷功能,可以做到多方專家會診,現已達到指揮中心、服務站、專家團、求助端任意兩點的橫向、縱向視頻聯系。農業科技“110”不僅深受農民的歡迎,而且還可以成為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的有效平臺。
一、農業科技110三農在心的舉措值得全國推廣
2005年視維團隊為海南農業科技110成功搭建遠程專家會診,切切實實的解決了海南廣大農民的需求。海南農業科技110的服務體制得到了科技部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值得在全國推廣,在海南農業廳、鞍山科技局、北票科技110、濱州惠民縣農業局等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臨沂市某縣立足“簡潔實用、貼近基層”的原則,以縣級服務平臺為主、鄉村兩級平臺為輔,采用山大聯潤公司的視維視頻會議系統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遠程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市政府利用該平臺把涉農的13個縣直部門、12個鄉鎮黨委、1個經濟開發區、7個涉農企業的網站和基層群眾密切相關的教育、衛生、交通、投訴維權、勞動保障等6的類網上公共服務系統、統一納入了服務范圍。不僅實現了縣、鄉、村三級的互聯互通,還調動了部門服務基層的積極性,密切了干群的關系。
鞍山市科學技術局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多次召開了政府工作會議和培訓工作,實現各分局(鐵東區科技局、鐵西區科技局、立山區科技局、千山區科技局、海城市科技局、臺安縣科技局、岫巖縣科技局、開發區科技局)的高效溝通,節約了大量的會議和培訓費用,是全國廉政建設的典型,是節約型社會建設真實體現。尤其是現代農民遠程視頻科技培訓網絡系統應用,深受農民的歡迎,而且還可以成為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的有效平臺。科學、合理地利用遠程視頻辦公系統,極大地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也節省了會議經費,實現了工作地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為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為了及時準確了解全國各地農產品市場行情,加快農產品流通,擴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海南省農業廳開通海南農產品市場信息遠程視頻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農業廳、駐外農產品流通辦事處、省內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絡相互連接為農民、農業企業、農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更多直接、可視、真實、便捷、有效的農產品市場行情信息,加快農產品網上促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效益;為各級農業部門提供準確、快捷、可靠的農產品市場信息。
三、加強教育培訓,培養新型農民
濱州惠民縣農業局視頻會議應用于各鄉鎮農業主管部門、農資站后,有效解決各鄉鎮、農村村民接受技農培訓機會相對較少,集中開會疲于奔波、開支較大等長期存在的問題;通過新型網絡視頻互動視訊服務平臺,實現農村農業知識的推廣培訓網絡化、視頻化、實時化、便捷化,經常性的組織外地知名農業專家以網絡視頻互動的形式,足不出戶為村民開展各種農牧業養殖培訓,為農民朋友打開一個通往農業知識培訓的“綠色通道”,建造一個切實有用、方便快捷的“三農”信息服務體系,滿足農村多方面信息需求,推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
四、創新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城鄉醫療發展
通過視維網絡視頻會議,可以建立醫院專家“網上會診”系統。網上會診系統建立后,各地醫院之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緩解醫療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結構性矛盾,優化醫療網絡,提高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創新醫療模式。對市民來說一是節省錢財,二是及時診斷病情,確定最佳治療方案,網絡遠程視頻會診就為市民建立了一條便捷的“網絡通道”,享受到疑難雜癥隨時看“專家門診”的待遇。大型醫院的專家通過視維視頻遠程平臺和農村鄉村醫生的聯系,為農村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幫助,使小病在村衛生室可以解決,大病到大型醫院。專家也可以網上診斷病情,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農業科技“110”服務,為黨和農民朋友搭建了一座親情連心橋,實現了政府和農民朋友之間“零距離”的溝通,有利于黨的“惠農政策”及時地傳達,更好的體現黨對農民的關懷。這種創新的科技惠農服務體系深受全國科技部門和農民朋友的喜愛,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為我們各地政府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