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煙四起的元旦彩電市場,以國產品牌的勝利告結。在幾乎是同等價位的促銷肉搏中,外資品牌緣何敗下陣來?對此,創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鐘志峰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專訪時稱,外資在對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以下簡稱LED電視)的布局中完全失利,LED電視將成為國產品牌全面超越外資的重要利器。
元旦彩電市場同比變化大
信息時報:今年元旦彩電市場再爆中外彩電價格大戰,如何評價彼此的表現?
鐘志峰: 去年元旦合資品牌表現勇猛,而今年則完全是國產品牌占據主導。事實上,這個元旦,中外彩電的價格定位已十分接近,但消費者顯然更青睞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彩電。比如32英寸液晶電視的最低價格都是2999元,但這個價格的外資彩電往往是代工貼牌機或“裸機”(即沒有任何附加功能),而我們這個價位的彩電卻擁有“酷影”等其他功能。
另一方面,外資彩電僅針對中小尺寸進行促銷,國產彩電則主要針對大尺寸彩電進行大幅讓利,而大尺寸彩電才是銷售主流。今年元旦我們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幾十倍的增長。
信息時報:據悉,去年12月僅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就完成了2009年財年(2009年4月~2010年3月)全年銷售目標的30%,如何實現的?
鐘志峰:首先,我們抓住了技術升級的機遇,我們主攻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以下簡稱LED電視)銷售迎來井噴(其銷售額約占總額的60%),帶動了全線產品的旺銷。其次,國家推出的“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一系列刺激內銷的政策,推動了我們的銷量。而隨著外資二、三線品牌的萎縮、退卻,我們也搶占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外資彩電創新能力已然落后
信息時報:根據外資最近發布的新品戰略,大大提升了低價新品的占比,這說明液晶電視已迎來規模性需求,他們的低價搶市策略能否湊效?今年的液晶電視市場將出現哪些特點?
鐘志峰: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市場,中外彩電的占比是6∶4,在農村市場則為7∶3,甚至是8∶2。
今年你會看到,夏普、索尼等外資品牌會尋求借助“家電下鄉”迅速向三四級市場滲透,相反的,在農村市場已打好基礎的國產品牌,則主要致力于鞏固、擴大在一線中心城市的戰果。
我認為如同CRT時代一樣,在外資“品牌溢價”的光環黯淡之后,以及面板產業鏈向大陸布局的進一步完善,液晶電視時代也終將是國產品牌的天下。
信息時報:能僅就產品本身比較一下中外彩電優劣勢嗎?
鐘志峰:最近我去日本考察的時候發現,幾乎在日本市場最新最高端的彩電型號在國內市場都可以找得到,反而有部分是國內2年前就上市的型號。另外,在日本市場幾乎看不到LED產品,這說明外資品牌在創新能力上已完全落后,只能采用“低價”策略來掩飾其創新的不足。
國內市場也是如此,LED液晶電視,作為液晶電視的升級產品,相較外資,國產品牌的技術更成熟穩定,把握了更多的市場話語權,而其對LED產業鏈(主要指LED背光模組)的布局也要快于外資品牌。
還有,眾所周知,國產品牌在應用技術上更遠遠超過外資品牌。
不看好3D電視
信息時報:目前市場的焦點集中在LED電視和互聯網電視,創維更看好哪個?
鐘志峰:LED彩電節能(比普通液晶電視節30%以上)、環保的特性,以及圖像的清晰度、穩定性,更能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而互聯網電視,主要是接口的問題,它應該僅是彩電的“標配”功能,比如我們的LED電視不少就具備互聯網功能。創維會一直堅持推LED彩電,LED將成為國產品牌全面超越外資品牌的重要利器。
信息時報:預計液晶電視將主導彩電市場多少年?技術方面還有多少升級空間?
鐘志峰:取代液晶顯示技術的下一個顯示技術應是OLED,但目前只有少數廠家推出了概念產品,未來幾年內有可能實現量產。但要完全取代液晶電視,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不過,彩電技術更新、升級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液晶電視完全取代CRT的速度遠超出不少人的預測。
我認為,液晶電視還有不少升級的空間,比如LED本身還有升級的空間,從直下式背光,到側光式背光,以后可能做到單側側光式背光等等,這些技術的升級不僅可提升畫質、使產品更輕薄,甚至可降低生產成本,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享受。
信息時報:一些品牌的3D電視今年6月就會上市了,你看好3D電視嗎?
鐘志峰:我不看好3D電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制約了其發展:一,3D片源十分有限,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內容,就缺少生命力。片源又由于投入成本、制作時間的限制,很難在短期內獲得突破的;二,觀看3D電視,需要配戴專門的3D觀看眼鏡,另一種是必須在固定的角度觀看,往往很難為消費者廣泛接受。三,出于對眼睛等人體健康的考慮,不建議長期收看3D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