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震撼上映,全世界都在為之瘋狂。全國11張IMAX銀幕讓這些幸運的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影迷趨之若鶩,而3D影廳的爆滿也讓無數影迷因為一票難求而空自嗟吧。雖然在票房上沒有超越《泰坦尼克號》,但阿凡達卻為我們的視覺世界帶來了劃時代的影響,那就是一個嶄新的互聯網電視時代正在到來。
中國的彩電行業正處在新舊時代更替的最前沿,雖然最終花落誰家尚未定論,但未來彩電行業發展的十大風向早已暗潮涌動。新變革必然帶來新的發展與機遇,TCL、創維、康佳等家電企業先后推出互聯網電視意欲搶占先機,一元復始的2010年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中國互聯網電視的新紀元,網絡化的服務更是成為了各商家征服消費者的頭彩。逆水行舟,迎風奏樂,誰將成為互聯網+電視的弄潮兒?我們拭目以待。
2010彩電行業十大風向解讀 互聯網與3D成為主導潮流
風向一:互聯網電視成消費主流
在這個應用為王的時代,擁有娛樂、網絡、節能等多重功效的互聯網電視將成為新時代消費的首選。2009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互聯網液晶電視的零售量占比達到6.5%,零售額占比已經達到11.9%,產品單價也要平均要高出2000元以上。作為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也將消費類電子產業的戰略定位為互聯化,“消費電子已經進入‘互聯網+電視’的融合時代。”
風向二: 3D電視受寵開啟消費電子新革命
今年,3D電視前所未有地出現在CES展主展區,各大廠商都將3D產品放在醒目的位置來展示,而TCL推出的一款不用戴眼鏡的3D電視則搶走了更多的眼球,這些其實已經給了我們很大的暗示。有數據顯示,2010年3D電視的出貨量將達到120萬臺,到了2013年將激增至1560萬臺。
風向三:彩電營銷跨入2.0時代
市場不僅僅是產品的展示臺,更是方式與手段的競技場。以體驗式、互動式、娛樂式、情感式、網絡式營銷為特點的彩電營銷2.0時代已經到來。主流彩電企業在原有銷售渠道基礎上開辟了網絡B2C等新興營銷渠道,將產品、技術的賣點和消費者的體驗、互動、情感相結合,不斷將新的生活理念加以推廣。
風向四: CRT電視全面退出一二線城市
數據顯示,CRT產品銷售規模占比已由08年Q4的50.56%和22.22%下降到09年的28%和8%。“比照當初的預期,傳統彩電的全面退市起碼提前了兩年。”而相對的,平板電視的市場規模占比已由08年的41%增長到09年的74%。
風向五:液晶電視全勝 等離子垂死掙扎
在各種經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彩電行業實現了銷售量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額略微增長的局面。而保證這一數據的一個重要助力就在于液晶電視的逆市上揚,其銷售量、額比重已經達到彩電市場總體規模的67%和83%。預計2010年,中國40/42英寸及以上液晶電視的需求將達到60%。
風向六:外資轉型高端 國產市場占主體
據悉, 200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中外品牌銷量比為8:2,國產品牌統領市場。國內彩電廠商以一二級市場為重心,方方面面都下足了功夫。而面對互聯網時代,外資彩電巨頭全力征戰LED的同時,也開始觸及3D電視,但定位多為高端的科技型產品,回避了中小屏幕和中低端市場的直接沖突。
風向七:技術創新產品升級 內容融合指明產業方向
在平板電視與傳統映像管電視的改朝換代的大勢下,各路諸侯都厲兵秣馬,將技術的更新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例如,LED背光源技術已成為繼全高清、超薄以及倍速驅動技術之后又一大發展趨勢,而“3D電視”、“OLED電視”、“折疊電視”等新產品都將給消費者全新的享受。
風向八:國家政策、低碳經濟促彩電產業升級
一系列擴大內需和出口政策,保證了家電行業的穩定與發展,而國家針對互聯網電視以及響應低碳經濟調控需要而出臺的一系列措施,則從更為深遠的層次改變著彩色電視的內涵與外延。TCL、海信等主流廠商不僅在家電下鄉中吃到了業績的甜頭,更是在低能耗環保型產品的研發中拔得了頭籌。
風向九:安徽將成中國彩電第四極
2009年國內首條 6代TFT-LCD生產線——京東方6代線在新站區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斥資175億元,成為合肥乃至安徽高科技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業內人士表示:安徽已經成為繼膠東半島海爾、海信、珠三角TCL、創維和西部長虹后的第四級。
風向十: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在家電下鄉在中標的348家企業中,銷售額累計超過10億元的家電企業為17家,銷售額不足萬元的企業13家,另有14家企業“零業績”。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回顧2009年,重組、并購等資本運作也成為了關鍵字,國內家電業即將形成海爾、TCL、美的等幾大集團對峙的局面。
盤點這十大風向不難發現,競爭體現最為直接的仍然在于產品的比拼,也就是互聯網電視與3D電視兩大主流。網絡已經將我們的生活進行了極為深層次的改造,而隨著網絡走入電視,一些更細微之處的影響將隨處可見,但最終來說,未來的電視是互聯網電視,而未來的互聯網電視行業則以網絡化、服務化、高端化取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