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字告示產業內,只有兩種企業能夠生存。
第一種,將是“比別人愿意賣它的產品的企業”。例如,在顯示器產品領域,三星品牌強勢進入,愿意代理其產品和使用其產品的渠道商比比皆是。在國內市場最早確定之一戰略的企業是訊程科技。專注解決方案和與渠道伙伴共享產業發展成果早已經成為訊程發展的關鍵戰略。這一戰略的率先實施,也注定了訊程會成為當下國內數字告示產業的領導者之一。
第二種能夠生存下去的企業將是“能夠賣掉自己產品,或者別人的產品的企業”。例如鴻合的窗景系統,其銷售廣泛依賴于鴻合的原有渠道體系和人脈關系,獲得了相對巨大的成功。星際網絡也擁有同樣的策略,其高度重視互聯網絡營銷的銷售手段,相當于在網絡上多開了幾家門店,其銷售效果比較顯著。
數字告示企業向上述兩種類型的分化本質上是由數字告示向服務轉型的趨勢所決定。
制造企業的品牌化是一個顯然的趨勢,尤其是在前端顯示設備上,客戶對產品品牌的重視,必然促成顯示產品品牌化市場的加速形成。從市場的另一個方向看,則是擁有品牌實力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良好的渠道上的支持,進而實現規模化的發展。
數字告示服務企業則必然堅持服務差異化與客戶差異化的結合,在服務本地化的前提下,引來渠道人脈,這一中國商業特有的文化形態而成為一種關鍵競爭資源。無論是依托他人代理,還是自謀渠道,總之能夠賣掉自己的產品已經變得比任何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都重要。
“別人愿意賣的產品”或者自己擁有“強大的渠道能力、渠道伙伴”,將成為數字告示向服務化轉型和產業格局重構的過程中,企業關鍵的核心競爭力。
分析表明,數字告示產業顯示產品將是大品牌主導的市場,數字告示播放器產品則將是特色的品牌產品、大品牌產品與OEM產品三分天下的格局,數字告示軟件和系統集成則將成為數字告示服務性質的代表,成為絕大多數數字告示從業企業的關鍵競爭點所在。
在面對未來的市場變化時,數字告示企業需要有明晰的自我分析和定位。對于實力較強的企業可以多條線布局,在自我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上全面進入。而對于實力稍遜的企業,則需要在OEM、自我品牌和渠道建設方面有所取舍和側重保持良性資源投入結構。而對于早期主要是市場跟風的企業,和大量的山寨廠商,向專業的渠道商、集成商轉型將是最容易的成功途徑。
需格外指出的是,2010年這一時期依然會是數字告示外資品牌進入的關鍵階段,更多的國外品牌會依賴于國內數字告示專業渠道市場的形成,借助專業渠道的力量,在國內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短期內雖然數字告示產業已經進入品牌淘汰階段,但是品牌總體數量,尤其是知名品牌的數量卻會不降反升,同時,國內數字告示產業的總體質量將出現一個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