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立體圖形。由于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三維立體影像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3D液晶電視的立體顯示效果,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鏡屏,將經過編碼處理的3D視頻影像獨立送入人的左右眼,從而令用戶無需借助立體眼鏡即可裸眼體驗立體感覺,同時能兼容2D畫面。
目前3D技術中,我們又可以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
色差式3D技術
色差式3D技術,英文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紅-藍(或者紅-綠、紅-青)濾色3D眼鏡。這種技術歷史最為悠久,成像原理簡單,實現成本相當低廉,眼鏡成本僅為幾塊錢,但是3D畫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轉的濾光輪分出光譜信息,使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行畫面濾光,使得一個圖片能產生出兩幅圖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見不同的圖像。這樣的方法容易使畫面邊緣產生偏色。
偏光式3D技術
偏光式3D技術也叫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較多電影院采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要求較高。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先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然后3D眼鏡左右分別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統中,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RealD 3D、MasterImage 3D、杜比3D三種,RealD 3D技術市占率最高,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還原出3D影像。不過這種技術會使畫面分辨率減半,很難實現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畫面亮度也會被大大降低。在液晶電視上,應用偏光式3D技術要求電視具備240Hz以上刷新率。
主動快門式3D技術
主動快門式3D技術,英文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動式快門3D眼鏡使用。這種3D技術在電視和投影機上面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而且圖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廠商推崇和采用,不過其匹配的3D眼鏡價格較高。 主動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紅外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
一般情況下,3D液晶電視屏幕刷新頻率必須達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讓左、右眼均接收到頻率在60Hz以上的圖像,才能保證用戶看到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目前,包括三星、松下、創維等品牌推出的3D電視,都是采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
3D立體電視優點
1、采用全球領先2D/3D 兼容的高透過率高精密度的柱面透鏡技術,無需佩戴眼鏡,裸眼觀看立體影像。
2、立體真實感強,視覺沖擊震撼。
3、高亮度,高對比度,高清晰畫面,無鬼影,自然逼真。
4、8視點合成專利算法,從8個角度獲得不同的圖像,合成出多觀看角度的立體圖像,角度廣,可視點多,畫面真實立體感強。
5、可兼容播放二維/三維內容,畫面自由轉換。
6、多視點內容制作:3D CG軟件或實拍。
3D電視缺點
1.易致“眼疲勞”
健康和安全也是3D立體顯示急需攻克的難題。研究結果顯示,觀眾在觀看立體影像時,由于眼睛會迅速地來回移動,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勞。
2.價格太貴
價格不便宜。3D電視要想真正走進普通家庭,似乎并非易事,高昂的價格足以讓平民望而卻步。盡管索尼公司在日前并未提到3D電視機的價格,然而分析師預計,早期3D電視機可能價值數千美元。據悉,具備收看3D節目能力的數位高解析(HD)電視機,當前在美國要價每部1000到5000美元。
3.引發一些嚴重疾病
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通過其澳大利亞網站發出警告,稱收看3D電視對身體健康不利。三星在警告中羅列了一系列與這項技術相關的潛在危害性。
三星在題為《光敏性癲癇警告和其他健康風險》的報告中,列舉了部分收看3D電視可能引發的一些嚴重疾病,其中最嚴重的疾病為中風。三星在警告中還列舉了一系列因收看3D電視可能產生的身體不適,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其中包括視力下降、頭暈、視線模糊、眼睛或肌肉等出現不自主的抽動、惡心、抽搐、痙攣、方向障礙以及意識喪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