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平板電視的發展已經到了第10個年頭。從誕生之初價格幾乎堪比一輛小轎車的高端商品、到如今成為主流家庭消費品,中國平板電視從無到有;由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展開技術博弈到液晶電視在面板技術的引領下成功上位,再到目前互聯網、3D等前沿應用和技術逐漸興起,平板電視走過了不平凡的10年。
在平板電視問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競爭一直是電視市場的主旋律。液晶電視實現了從幾英寸到102英寸的全尺寸覆蓋,并隨著規模化量產、成本降低而使價格形成了優勢。但是,由于液晶電視是通過液晶分子的偏轉而產生畫面,因此液晶電視很容易產生拖尾現象,而消費者在長時間觀看這種液晶電視的時候會產生暈眩感。據2005~2007年中國消費者平板電視使用評價報告稱,消費者長時間觀看液晶后感覺眼睛不適者比重為8.2%,等離子相應比例為4.2%,液晶電視顯示效果的不足成為等離子陣營對其進行攻擊的主要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在上游面板廠商的發力下,液晶電視在對比度和動態清晰度方面大幅改進。尤其是隨著采用IPS硬屏面板的電視的推出,這一問題已經大大改觀。由于硬屏液晶分子呈現水平排列模式,分子響應速度比傳統軟屏液晶電視快10倍,具有畫面穩定、響應時間快、動態畫質好等特點。不僅如此,以IPS硬屏為首的面板廠商,還廣泛使用了倍頻技術及LED背光技術,將液晶電視動態畫質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據中國電子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液晶電視銷售690萬臺,等離子電視僅有65萬臺,液晶電視已經全面勝出,來自等離子的攻擊已經基本消聲匿跡。
進入2010年,3D電視成為了市場上一大熱點。不過,從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快門式技術的3D液晶電視來看,技術尚存在著明顯的瑕疵,即因為這一技術在播放兩幀畫面快速切換時,會因為視覺暫留現象引起重影、頭暈等現象。業內對此的普遍觀點是,要減少重影現象的發生,就必須保持3D畫面的連貫性,而高刷新率技術成為了3D電視發展的關鍵技術因素,國際廠商LGD推出的IPS硬屏迅暢(TrueMotion)480Hz技術,畫面流暢,最大程度克服了3D電視的重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