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之父與液晶之王,夏普與三星的較量就沒有停止過。
從最早的夏普六代線帶領液晶產業進入大屏幕時代,到三星七代線的全面反擊;從三星用數條七代和八代線換取市場份額第一的優勢,到夏普用十代線在大尺寸產品上的反擊;從二者爭搶拉攏索尼這個彩電產業傳統老大上自己的液晶面板“賊船”;再到投資大陸液晶面板產業當人不然的競爭……夏普號稱最強,三星已為最大,液晶二巨頭的冤孽宿債恐怕已經很難化解。
七月,夏普在國內市場發布了新一代LED超薄液晶電視——這曾經是夏普從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的“心痛之處”;三星憑借其超薄LED電視在外觀上的優勢,持續領先該市場,最高曾經擁有接近一半的市場占有率。不過,目前夏普開始反擊了。
夏普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夏普側邊式LED電視是一款“對消費者負責”的產品。該產品不僅外形更時尚、擁有LED電視的一切優點,更是以夏普特有四基色液晶面板技術,徹底改變了LED側邊光源液晶彩電技術必須以犧牲“色彩”效果為前提的情況。真正向消費者推出一款性能全面提升的產品,而不是像以前的一些產品那樣只注重外觀的提升。
對于夏普的反擊,這次的殺手锏依然是夏普最擅長的技術,是液晶之父的拿手絕活:畫面效果,是在傳統液晶電視紅綠藍三基色基礎上增加了“黃色”之后的,嶄新的色彩技術、出色的色域表現,更為精致的影像效果。
技術資料顯示,傳統三原色在黃色和紅綠色領域的色彩表現能力不足,彩電制造企業也一直致力于液晶電視色彩表現能力的突破提升。考察彩電色彩能力的指標主要是飽和度和色域范圍。以往的電視機色彩提升技術往往能夠在色域范圍上取得一定的理論效果的突破,但是對于真正影像視覺的飽和度卻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提升。
夏普日前推出頗具革命性的“四色技術”,提升液晶面板的透光率的同時,通過在紅、藍、綠三色的基礎上加入黃色,來彌補黃色和藍綠色的表現力不足,可以更加生動地再現黃色、金色、藍色等傳統三原色技術難以表現的色彩。這一技術使得液晶面板必須擁有更為復雜的像素結構,每個像素點擁有四個亞像素點,同時亞半像素點也會增加,畫面的清晰度和銳利度水平也會隨著提升。
應用四色技術還以為液晶面板的驅動部分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全新設計電源驅動、信號驅動是保障和提升四色顯示技術效果的基礎。其中,信號驅動部分不需擁有更強大的處理能力,以及更為出色的合成算法,來選擇如何利用四種基色合成大千世界的各種色彩影像。
四基色技術對彩電產品色彩效果的提升是必然的。但是,色彩展示對于消費者觀賞電視內容,特別是高清內容又有怎樣的意義呢?
在電影學上,有一門分支,叫做《電影色彩學》。其主要研究色彩作為電影語言運用的藝術價值,以及帶個觀眾的情感變化。電影以及電視產業,從最早的黑白、到染色膠片、到彩色膠片,再到數碼時代,色彩不無是導演表達情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準確的還原和再現電影和電視節目色彩效果,是一切顯示科學追求的最終方向之一。
業內專家指出,對于影視欣賞,色彩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清晰度。尤其是傳統膠片電影時代,各種專門制作的色彩道具、色彩工具和膠片本身柔和、寬廣、飽和的色彩效果構成的展示系統,將人類認知科學中色彩的重要性發揮到了極致。而當顯示技術發展到平板時代、數字化技術之后,數字化手段對色彩產生了眾多“泛生性”的消除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提升現代顯示技術的色彩效果變得特別重要。
針對這一趨勢的研究,夏普決定開發嶄新的液晶面板技術。而在三原色之外的三補色之間,為什么要優先實現黃色也是有著深刻的科學道理的:現代數字顯示技術和傳統的膠片、模擬技術,以及CRT技術在色彩上最大差異就出現在黃色上,尤其是向《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類影片特別注重的金黃色效果,是液晶顯示技術的最大瓶頸之一。
夏普四基色技術中對黃色的增加,能夠通過黃色部分的調節,在綠色和紅色的混合泛生顏色,以及其對比顏色藍色上達到更好的會面整體對比效果。事實上,在電影界,金黃色也被認為是電影產品的“標志性”優勢顏色之一,是電影院看電影和居家看電視最主要的效果差異所在之一。通過夏普四基色技術,消費者無疑能夠在感官上獲得前所未有的色彩體驗。
夏普選擇以色彩技術為出發點,不僅充分發揮了自己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之中最大的優勢,更是避開了目前LED電視過分強調外觀設計和超薄設計的誤區,再次將國內彩電產業的技術追求引回正軌。也許,夏普的“黃色”技術已經正在夏普創造一段嶄新的液晶電視歷史的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