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了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拖延了半年之久的國家三網融合戰略計劃,終于開始實施了。
三網融合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廣電總局和工信部之間爭斗的過程,4月初,工信部聯合廣電總局像國務院三網融合領導小組提交《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方案(第一稿)》,但很快被打回重新制定方案,隨后第二、第三稿也相繼被斃,知道第六稿才被閃電定論。原因就是廣電總局和工信部觀點的嚴重分歧,尤其是關于內容播控權兩部委可以說是毫不相讓,第六稿定論后,內容播控權歸廣電總局,這是廣電總局的大勝,也是政策對廣電部門的偏好。
試點城市之戰,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歸到廣電總局一系,這些城市都具備廣電的三網融合基礎,北京擁有中央電視臺、央視國際、北京廣播電視臺、歌華有線等一系列廣電的強勢媒體,其中央視國際將承擔IPTV網上內容播控平臺的建設運營工作。雖然比較聯通和移動這樣千億級別的大鱷,他們還是很弱小,但是憑借其在當地的壟斷地位,放眼全國不敢說,坐穩地方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雖然廣電在內容播控權上占了上風。但是,電信憑借其多年的市場打拼,以及在通訊和互聯網市場中的成熟運作。其無論是人才、技術和資金,都已經達到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進行三網融合的試點工作水平。哈爾冰、綿羊、長株潭地區的入選就是工信部實力的證明,當然其中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努力。
總體來說還是廣電總局占了優勢。大家都認為廣電具備基礎的地區基本上都入選了,而工信部只占不到一半。由此可見國家想把廣電培育成為市場上的主體,能夠參與到與電信的競爭中去。這樣既能夠讓廣電和電信在競爭中提高服務質量,也避免了電信一家獨大形成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