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本土彩電企業可以依賴渠道優勢、本土優勢在沒有明確商用戰略的情況下運作市場不同,外資巨頭必須借助于專業的渠道資源才可能進入國內商用顯示市場。例如,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巨頭的通用電器,進入國內商用顯示市場就選擇了素有國內專業顯示第一渠道美譽的雙旗科技作為總代理。
得渠道者得天下:這是過去五年商用顯示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作為窄眾產品,專業且能深入到行業內部的渠道能力本質上決定了一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作為國內商用市場的領頭羊,雙旗科技、同輝佳視、普蘭普科技等渠道商的大名一定意義上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代名詞。在2009年前后,渠道商的強勢地位升至最高。
但是,與傳統產品比較,商用顯示既有廣泛依賴于渠道的方面,又有傾向于擺脫渠道束縛的內在動力:商用顯示是以工程應用為主,產品銷售需要整套的工程能力,包括功能設計、配套選型、工程實施、后期本地維護等等。加之早期市場規模有限,對渠道商的依賴必然非常強烈。
同時,商用顯示產品又具有依托于液晶產業的規模制造和不斷廉價化的特點。價格的降低必然導致品牌廠商和渠道尋找更為高效的市場運作方式,降低中間成本。因此,渠道扁平化、區域化的特點變顯示出來。另一方面,市場規模的擴大,也使得一部分品牌企業開始謀求屬于自身的“綜合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能力”。例如三星等公司已經開始自主接觸一些大型客戶,并在以綜合服務輸出代替簡單產品輸出的方式,努力改變產品單價下降造成的利潤損失。
09年之后,商用大屏市場日益表現出“渠道強勢”只是暫時的產業特征,誰的服務能力更強誰才能笑到最后的特點。
典型的,國內著名渠道商雙旗科技借助唯瑞品牌,在特種顯示市場和數字告示軟件產品上發力,尋求構建屬于自己掌控之中的更深層的系統配套能力。另一家渠道巨頭同輝佳視則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告示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以更為廣泛的業務整合服務能力見之于世。
在這些具體的產業服務能力變化的同時,渠道商也開始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甚至目前已經很少有渠道真正認可自己是“渠道”,他們更多的稱呼自己為“服務商”。取決于商用大屏必須在必要的系統組件支持下才能應用,商用大屏的銷售必然是和應用系統方案組合銷售的行業特性,渠道商手里面的王牌除了“客戶資源”還增加了“綜合服務能力”。渠道商已經開始告別以往簡單的銷售的角色,更多的向一個綜合服務性企業轉型。
商用顯示不能自己獨立創造價值,從內容到屏幕的整個流程的實現,才是商用大屏創造具體價值的途徑。投影時代網分析認為:在這個途徑中,無論是整合進監控、會議室、教學、演示、會展、數字標牌,或者城市電視等其他各種應用概念,都意味著“你可以只生產液晶顯示屏,但是面對客戶你不能只銷售液晶顯示屏”。
這種趨勢的形成,使得三星等屏幕廠商還有機會維持單一的制造企業的形態,而不進入服務性的綜合解決方案商的行列(其實,屏幕廠商也都想在解決方案層面分一杯羹);但是商用顯示的渠道商,必須面對不同的客戶需求,不斷創新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以一種全新的服務商的方式出現。
面對這樣的一個局面,未來商用大屏市場的銷售參與者,無論是渠道還是屏幕的品牌廠商,都必須正視系統方案提供能力、工程組織實施能力、持續的本地服務能力以及品牌口碑美譽等諸多方面的競爭需求——誰的業務能力更綜合,誰的品牌口碑最大最好,誰就是真正面向客戶競爭中的最強者。
商用顯示規模市場已經逐步形成。規模市場的形成,以及價格低廉化的特性必然導致產業結構的解體和重組:品牌廠商參與度更高,甚至進入具體項目服務市場;渠道商轉型為綜合服務商繼續保持強勢的市場地位;國內彩電行業主導品牌不斷向商用市場傾斜最終形成明確的商用市場戰略;客戶應用復雜性進一步增加,系統方案屏幕之外的價值逐步提升,市場構成更加多元化等等方面的變化將成為今后兩三年內主導商用顯示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