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是“剩者為王”的競技場。特別是到了最后只有“四強”時,拼得更是真實力。縱觀德國、荷蘭、烏拉圭和西班牙四大勁旅的“功力”,可謂是各有千秋。
而在彩電的市場,一直都上演“優勝劣汰”的進化和升級。巧合的是,與世界杯四強爭霸類似,目前以LED、3D、互聯網、數字一體機為四大彩電“主角”,也正憑借各自的最大賣點,競奪冠領未來“視界”的趨勢。
數字一體機:引領升級潮,三大法寶堪比“西班牙”
本次世界杯,西班牙憑借穩定的技戰術發揮、高效的整體運轉、極具觀賞性的風格,不僅過關斬將,更是引發了世界足球理念的“升級潮”。同樣,在電視機市場上,數字一體機也正引領著從模擬到全數字、標清到真高清的“升級潮”。數字一體機所具有的“高效、穩定、高觀賞性”優勢成為了最受消費群追捧的三大法寶。
據了解,傳統的模擬電視信號本質上是隨聲、電信號變化而變化的電流,易受干擾,不穩定,而數字信號采用糾錯編碼等技術,信號穩定,不易受干擾,經過一體機高效壓縮編碼處理,確保高清節目不會出現重影、抖動、雜音等情況。而在觀賞性上,一體機的“全程數字化”影音處理技術,能避免高清信號在傳輸、轉換過程中的質量損失,因此,畫面清晰度高,音質效果好。
同時,由于一體機將數字接收、解碼與顯示高效融為一體,摒棄了多余的機頂盒和遙控器,大眾在收看時只需要一個遙控器進行操作,簡便快速。既美觀,又實惠。
目前,LG、TCL等電視機廠家聯手國內最大的視密卡(CAM)生產商國微,推出了型號多樣的數字一體機,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隨著中央電視臺的高清世界杯的轉播,以及各地運營商對數字一體機的支持,不少球迷揮別了模擬信號,率先進入“高清看球時代”。
LED:緊跟“德國流”,技術升級成亮點
LED作為普通LCD的升級版,已成為主流液晶電視的標配。與德國隊從死板、緩慢到快速流暢的技術性升級路徑一樣,LED從傳統的CCFL背光到LED,不僅技術上實現了質變,而且在觀賞性上也大幅提升,堪稱技術驅動升級的典范。
然而LED的優點還不僅限于畫質更加艷麗、清晰,在功耗方面,LED僅為普通顯示器能耗的40%左右,而上萬小時的超長使用壽命,讓產品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LED技術僅僅解決了顯示效果的問題。在應用和內容上還有所欠缺,積極與數字一體機等較為成熟的主流產品進行融合,LED技術才可能延長其生命力。
3D電視:外強中干頗似“荷蘭軍團”
事實上,3D顯示技術由來已久,并一直都給予厚望,而一部《阿凡達》終于給3D帶來了巨大的引擎,一時間,風靡世界,無與倫比。然而產業鏈依然脆弱,給人“空中樓閣”的感覺。
這就頗似世界杯上的荷蘭,盡管球員名氣大、身價高,卻一直都抱恨世界杯。現在終于找到了新的爆發點,大力神杯也似乎只在一步之遙。但其技戰術內容的缺乏,依然無法擺脫“外強中干”影子。
同樣,3D盡管有最先進的革命性視覺技術和極高的人氣,但3D片源和節目的缺乏使得3D電視遭遇“內容瓶頸”。
另外3D電視的使用成本高昂,除了賣價穩定在2-3萬的高位以外,近千元的3D眼鏡、數千元的3D影碟機和上百元的3D碟片均價格不菲。特別是,觀看3D電視帶來的普遍眼部不適,傷害健康。這也注定了3D電視普及為時尚早。
在3D技術和平臺尚不成熟的今天, 3D這一賣點還能火爆多久,還需拭目以待。
互聯網電視:“烏拉圭式”激情,能走多遠?
互聯網電視的前景至今依然撲朔迷離,就如同四強中的烏拉圭,雖然內容豐富、充滿激情、總能激發出大眾的互動感,但其暗藏的不確定性卻總讓人擔憂其能走多遠。
據了解,互聯網電視盡管眼下風頭正盛,卻陷入了產品個體與行業整體的不和諧發展之中,一邊是極具吸引力的終端產品和巨大市場潛力,另一邊卻是行業規則的混亂與限制,阻礙著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電視消費者發現,所謂的“互聯網”,實際上只是電視廠家自己搭建的內容網站,觀看的節目選擇僅限于該網站上的有限內容,與常人所理解的互聯網完全是兩個概念,而更大的問題在于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依然不清晰,標準依然缺位。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是不好把握。
正值世界杯期間,互聯網電視可點播、回放精彩賽事的優點讓人看到了其發展的潛力,但欠缺高清節目是個“短板”。因此,互聯網電視這一賣點如果能與數字一體機相結合,綜合互動性與數字高清優勢,相得益彰,或將能取得更大發展。
綜合來看,數字一體機依然是目前電視機市場最為實用、前景最廣闊的發展方向,LED、3D和互聯網技術作為不同的賣點,則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機時,應冷靜看待媒體的炒作,選擇技術與應用相對成熟的產品,以最大限度發揮電視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