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電市場超薄電視的音效問題的解決,從目前來看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不需要較好音效的消費者“對付著”采用彩電自備的音響系統;第二是消費者在彩電之外獨立采購另一套音響產品。
據統計數據表明,在歐美市場獨立的音響的普及率在75%左右,同時彩電的普及率在210%以上,而我國音響的普及率一直在15%左右徘徊,同時我國彩電產品的普及率為120%左右。按這樣的數據,未來我國獨立音響市場只好擁有130%以上的增長空間。但是自04年以來國內音響行業發展的情況卻并非如此。
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音響行業的景氣情況目前大不如以前。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縮小的態勢。與05年比,現在的市場規模只有當初的75%左右。對于這一現象,分析認為,與高清電視的出現,消費者過渡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在顯示效果上,進而忽略了音響效果有關。同時高檔音響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一些專業音樂欣賞上,而音樂欣賞需要的人們的恬靜的心境的逐漸消失,也成了專業性音響市場萎縮的原因之一。
面對國內音響市場這種特殊的尷尬,業內更多人士認為,音響市場并非已經成為夕陽產業,而是尚未迎來爆發的契機。其中,廠商開發出更為適合消費者的產品,以及消費者對音箱的關注度的提升將成為音響市場再次迎來發展春天的關鍵前提。
在超薄電視機上出現的音效瓶頸,一定程度上已經打破了近年來消費市場過度關注顯示效果忽視音效的局面。超薄彩電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據的銷售比例還停留在2到3成,如果這一比例上升到5成以上,則消費市場對平板音響效果的不滿就將會大批量的出現。也就是在一兩年之后,消費音響產品迎來下一個春天的“市場關注”瓶頸就會被徹底突破。
“適合”的產品是音響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
在音響行業整體萎靡的背景下,卻也有一類音響產品在蓬勃發展。這就是電腦多媒體音響。首先是臺式PC必須配備音箱系統才能出聲;第二是筆記本電腦的自備音箱效果不盡人意,更多消費者需要獨立的音響。這兩點需求,配合多媒體音響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的價位,托起了家用音響行業一個獨特的細分領域。
對于音響行業要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言論從未停止過。有專家認為,以往單純追求效果的粗笨的大型音響設備已經遠遠不符合時代的需求,經濟、時尚和小巧正在成為音響行業在家用市場拓展未來的關鍵。尤其是與超薄的平板電視的配合,音柱式的音箱、迷你產品和書架產品,憑借在價格、外觀等方面的優勢已經確立了未來家用音響市場的主流發展方向的地位。
分析認為,音響行業應該從功能上具體區分主流消費市場和高端消費市場。報價數萬元、幾十萬元的高端消費市場特有的規律是注重品質、品質是唯一的需求。但是在主流市場,與家居的協調、時尚的造型則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要求。至于音質效果,普通消費者往往滿足于“普通的效果”,而不是追求極致的表現力。同時,主流消費市場對音箱產品的認可往往在萬元價位,甚至5000元價位以下,以一兩千元產品最容易被接受。
除了不可求音質效果,要求產品時尚和經濟性之外,主流消費市場對音箱產品的多功能性、連接的方便性也有著要求。無線傳輸、多種的播放技術的置入,也是未來家用音響產品的發展方向。未來消費者可能要求音響系統在功能上能夠配合其他眾多家電工作,也應能夠獨立的播放多種媒體介質的音樂素材,并在連接技術上逐步無線化,簡潔化。
“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這是一個簡單通俗的道理。國內音響行業正在經歷著一個從早期的電視輔助品,主要是讓電視效果盡善盡美,到目前超薄電視音響效果越來越難以被消費者接受,消費音響成為表現影音效果的必備產品的轉變。投影時代認為,家用音響角色的轉變,在家居娛樂中必要性的增強,將為家用音響的再次騰飛奠定下基本的條件。未來數年內,家用音響市場必然迎來一波發展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