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遙控器是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物件,但你知道最初的電視遙控器是為誰發明的嗎?
發明電視遙控器的,是美國Zenith電子集團的工程師阿德勒和波利,兩人亦因此共同獲得艾美獎。阿德勒曾經回憶說當年收到公司指示,與數十名工程師一起商討如何能使觀眾不用離座就可輕松轉換電視頻道。
據說,公司下達這個指示是因為英國女王陛下的請求。和任何一位家庭婦女一樣,尊敬的英國女王陛下也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并且很不情愿站起來調臺。當然,女王可以讓他的侍衛代勞,只要她對某個頻道失去了興致,侍衛立刻為她調臺,直到女王叫停。但是,母儀天下的女王很快發現了問題,那些可惡的小報居然連她每天看什么電視節目都了如指掌,并諷刺女王格調不高,理由是女王凈喜歡看些庸俗搞笑的電視節目。問題顯然出在侍衛的身上——女王看什么節目的消息原來是可以賣錢的。女王深感苦惱,在金錢的誘惑下,任何忠心耿耿的侍衛都可能做出這“小小的出賣”,換侍衛看起來并非長治久安之計。女王因此要求電視機廠家生產出可以讓她不用離開座位就能轉換頻道的機器。
工程師們做到了,最早是有線的電視遙控器(又稱線控),最后終于發明了不需要導線的無線遙控器。
于是,帶遙控器的彩電成為全世界幸福生活的消費標準。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北京女孩出嫁時的彩禮標準之一是:平面直角21遙(21寸平面直角帶無線遙控器的彩電)。
有人說,世界的進步是由懶人推動的。懶人不愿走路,于是有了汽車;懶人討厭洗衣服,于是有了洗衣機;懶人痛恨燒萊,于是有了微波爐;懶人懶到懶得“善后如恭”,于是有了全自動馬桶……
其實,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是人的需求。需求不斷提升,消費不斷升級,世界不斷豐富。尤其在工業化之后,產品呈現幾何級的增長,人類的想象力被無限激發,所有想象得到的東西,正在一件一件變成現實。
微軟讓電腦變得人人都能操作,比爾·蓋茨成為了世界首富;QQ讓人們在虛擬的世界里自由來往,馬化騰成為了中國新貴;耐克讓青少年獲得了與體壇巨星同步的滿足,于是成為體育用品的第一品牌;分眾傳媒讓人們在電梯里目光有了著落,江南春因此躋身富豪榜……
滿足人的需求,既有物質的層面,也有精神的層面。市場的空間是永遠不會塞滿的,關鍵是有沒有發現需求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