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年之前,提起“3D”相信并不會有太多人關注。然而,2010年3D電視自CES亮相后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熱潮,能夠把電影院中3D電影的震撼帶回家也成為不少消費者的渴望。不過,一邊是廠家鋪天蓋地的宣傳,一邊卻是消費者的“只問不買”,3D電視如今依然是一塊畫得很美的蛋糕。
《阿凡達》的“生父”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一直堅信3D必將成為潮流,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我們有兩只眼睛,而非一只!”我們也相信,3D電視必將是大勢所趨,只是目前尚未到最佳購買期。
誰在買3D電視?
發燒友和高端消費者
以《阿凡達》的熱播為起點,慣于興風作浪的中外電視廠商從去年初開始一下找到了最炫的噱頭。2010年1月開始,三星、索尼率先推出3D電視。本土企業雖然沒有面板資源,有的甚至沒有量產能力,但也競相搶風頭。TCL、長虹、海信等爭相發布3D電視方案和產品。去年的世界杯和廣州亞運會都被彩電企業視為宣傳3D電視的最佳時機。中怡康數據顯示,2010年3月至6月,3D電視的型號尚不足10款,具體產品在市場上也未大規模上量。但12月第一周的最新統計發現,國內外廠商推出的3D電視型號超過30款。
跟企業的興奮相比,2010年的3D電視市場并沒有人們預料的火熱。此前業界預期2010年3D電視全球銷量可超過210萬臺,但根據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CEA)所觀察的市場趨勢顯示,實際銷售量可能不到160萬臺。國內市場也大體相似。來自奧維咨詢(AV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份,3D電視的銷售量為6.67萬臺,遠遠低于已經慢慢被邊緣化的LCD電視銷售量,后者的同期銷售量為1567萬臺。3D電視的銷售主要來自于中秋、國慶兩節的貢獻,9月份的環比銷量增長為283%。粗略估計,去年全年國內3D電視銷量不超過10萬臺。
誰又是第一批吃3D電視螃蟹的人?有賣場人士向記者透露,就目前來看,3D電視的主要消費群體分為兩類,一類是3D發燒友,他們對3D內容情有獨鐘;一類則是新潮前衛、消費實力較強的高端消費者。3D電視主力購買人群為中青年客戶,老年人往往不太在意3D功能,而3D功能主要配置在大尺寸的高端電視,相當部分年輕人雖很向往,但往往預算不夠。“高端電視的主顧,五成以上還是希望一步到位,他們會考慮選擇3D電視。”
技術之爭
主動快門式VS偏光式
現在到賣場去選購3D電視,消費者不得不面對主動快門式和被動偏光式兩種技術的戰爭。而這兩種技術的戰爭就是利益、市場的博弈,就像去年直下式、側入式等LED背光源技術之爭一樣,時下熱炒的3D技術之爭也如火如荼。據相關分析師表示,兩大陣營的對決目前尚未真正展開,但能預見的是,隨著在賣場里的短兵相接,兩大陣營之間的大戰肯定會上演!這個時間,最遲不會超過2011年“五一”。
目前3D電視主要的兩家顯示屏供應商是LG和三星,相對應的技術分別是被動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LG為了更快地做大被動偏光式3D電視的市場,采取打破上下游廠家之間簡單的供應采購關系,由LGD向整機企業提供成套技術解決方案、整機模具、終端門店規劃和宏觀宣傳等各方面資源,聯手創維、海信、康佳等廠家共同來推動和做大這一市場。而在主動快門式3D陣營方面,有三星、松下、長虹、索尼、夏普等企業,它們主推的都是快門式3D電視,其具備3D效果逼真、視角范圍寬泛等優勢。坦白來說,兩者對3D成像的優劣具體有多大差異,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很難明顯做出區分和判斷的。
在價格上,偏光式技術具有絕對的優勢,畫面穩定性好,而且眼鏡佩戴舒適,適合一般家庭的選購;而在性能上,主動快門式技術比較出色
就目前來看,3D電視的主要消費群體分為兩類,一類是3D內容愛好者,一類則是新潮前衛的高端消費者。前者由于比較專業,基本上不會選擇視覺效果較差的偏光式3D電視,而后者多把3D作為一種新鮮的附加功能,他們可能將是偏光式3D電視的主要消費群體。
片源匱乏
繞不過的門檻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此前接受采訪曾說,硬件總是要領先于內容發展的。3D也一樣,在3D電視如火如荼上市的時候,3D內容卻成為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據中國立體視像(3D)產業聯盟秘書長唐斌統計,美國好萊塢3D立體電影,2009年有41部,2010年為68部,2011年已經公布拍攝的就有34部。不過,2010年,真正進入中國的3D電影僅在10部左右。根據目前現有的公開信息,2011年3D電影數量也只是在個位數。
目前,配合3D電視的銷售,各個企業通過各種辦法,會給購機者提供一些3D片源,但是當購機者新鮮勁一過后,就會發現3D電視似乎是個時尚的雞肋——恐怕任何人都不會重復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同一部片子。這個時候,購買者會突然醒悟,逐漸的不滿就會變成“負面口碑”,而準備購買的人,則因為此將采取等待觀望的態度。
未來
裸眼3D成新趨勢
目前的3D電視都需要佩戴3D眼鏡才可以觀看,而對于平時就戴眼鏡的朋友來說非常不便,3D電視要想真正進入普通消費者家庭,必須突破眼鏡的阻礙,實現裸眼3D效果,裸眼3D顯示技術才是3D的真正未來。
目前索尼、三星、東芝等廠商都在研究裸眼3D技術,這項技術一般被稱為“裸眼多視點”技術,也就是不通過任何工具就能讓左右兩只眼睛從顯示屏幕上看到兩幅具有視差的、有所區別的畫面,將它們反射到大腦,人就會產生立體感。裸眼3D技術也利用了人眼的視差原理,通過給觀看者左右兩眼分別送去不同的畫面,從而達到立體的視覺效果。由于可以不佩戴眼鏡,因此這些技術非常適合在公共場所展示的大屏幕顯示器,便于多人觀賞。
從技術上來看,裸眼式3D可分為光屏障式(Barrier)、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技術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種。裸眼式3D技術最大的優勢便是擺脫了眼鏡的束縛,但是在分辨率、可視角度和可視距離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東芝表示已經成功研制全球首款無需專用眼鏡、可裸眼觀看的3DLCD電視,并在CES2011上率先發布。不過由于價格的制約裸眼3D要進入普通家庭用戶還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