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面板研究部門WitsView以及大陸研究機構Σintell公布八月份中國六大電視品牌廠整機出貨報告顯示,繼七月份中國六大電視整機出貨呈現拉升狀態后,八月出貨更是大躍進,月成長20.9%,出貨總量為353.4萬臺,預計九月份出貨將再往上拉升24~27%,由于中秋節和十一需求帶動下,六大品牌第三季出貨成長將呈現23~27%之漲幅,而十一最終銷售績效為何,還有待最后剩余節日之促銷及觀察。
WitsView研究協理 劉陳宏(Burrell-Liu)表示:受限于全球經濟困頓以及歐債、通膨等因素影響,整年度中大尺寸液晶面板應用產品需求亦受到不小之打擊,其預估今年液晶顯示器成長將呈現持平狀態,出貨預估約為1.68億臺,明年則保守預估2%之成長;今年整體NB出貨將僅呈現1.5~2%之成長,出貨量約為1.97億臺,預估明年成長力道約為10%,今年整體NB出貨,大筆電(NB)成長約7~9%(1.748億臺),小筆電(NetBook)則呈現32%之衰退(2210萬臺),而今年LCD TV出貨是否能守住2億臺大關,實值得商確,預估明年LCD TV出貨則約成長10%。
(1)六大品牌出貨概況
WitsView表示,八月份中國六大品牌出貨量排名來看,海信(Hisense)出貨和成長67%居首位,其次為創維(Skyworth),但僅成長6%;TCL居第三,出貨則呈現7%之衰退,其他依序為長虹(Changhong)、康佳(Konka)、海爾(Haier),其中海爾(Haier)月成長25%,成長比率排名第二。
年度出貨截至八月為止,以六大品牌出貨和比例計算,海信排名第一,出貨比占約24.6%,TCL出貨比占約20.5%,創維居第三,出貨比為19.3%,長虹、康佳出貨比皆為為13.1%,海爾則占9.5%。
八月份六大品牌液晶LED TV滲透率更增加到52%,而一到八月平均液晶LED TV滲透率為42%,預估今年全球液晶LED TV滲透率約為42%,中國區域將達45%;另外,八月中國六大品牌3D滲透率為14%,而一到八月平均3D滲透率為7.3%;預估今年全球LCD TV 3D滲透率約8.2%,六大品牌則為10~12%。
(2) 六大品牌面板采購概況
八月份CMI依舊占六大品牌之面板出貨量之最,比率為35%,連續四個月獨占鰲頭;LGD則以21%排名第二;AUO與SAMSUNG皆占19%。今年截至八月為止,4大面板廠出貨占六大品牌之比率CMI和LGD以31%和27%分居第一和第二名,Samsung和AUO皆為18%區居第三順位。
以六大品牌面板使用概況來看,長虹主要面板供應為AUO/CMI,海爾為AUO/CMI,海信則為CMI/LGD,康佳為CMI/LGD,創維為LGD/CMI,TCL則為Samsung/AUO,從此概況,可判斷其依存關系。
結論
WitsView劉陳宏(Burrell-Liu)協理表示,雖然大陸市場需求狀況優于其他區域,一般預估十一買氣將達8~12%上下之成長,但以大陸市場占全球20%之需求,欲帶動面板價格止跌回穩,亦或是供需平衡,依舊十分困難,現階段以32英寸LCD TV Panel報價看來,已達Cash Cost水位,對面板廠之利潤虧損和現金流,已達臨界點之窘境,其影響材料供應鏈甚巨,更需謹慎觀察面對;而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陸廠之Gen8.5紛紛開出后,實為雪上加霜,更為此產業添加更大之變數。
WitsView從六月便已開始呼吁減產,期待能帶動Q4較佳之產銷平衡以及面板價格之穩定,但面板廠減產時間遞延至Q3底才啟動,稍嫌太晚,面對此困境,期待減產綜效能再現08年之反轉軌跡。目前看來臺廠已迅速下修其產能利用率,大陸面板廠也向下修正其產能,再加上新產線良率不高,預估將會適時影響面板之供需;而經濟復蘇并非短期間內能有所轉變,現階段最重要還需端賴韓廠之態度,唯韓廠大修其產能利用率,對于整體面板供需和價格平穩,才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