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在消費者心中還是懵懵懂懂的“云電視”概念,現在,已然風靡大江南北,在業內更是掀起一股巨大的產業風暴。
8月底,TCL在全球同步推出4大系列超級智能電視,率先啟動預售,旗幟鮮明地宣告云電視時代的來臨,掀開了云時代歷史大戲的帷幕。一夜之間,云時代的風暴席卷整個家電業,國內彩電廠商紛紛推出了云電視。
10月28日,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TCL、鳳凰網、第一財經日報等20家權威機構和媒體聯合發布全球首個《云電視行業推薦標準》(簡稱《推薦標準》),對云電視從系統、平臺、硬件、軟件、應用、交互、服務、產業鏈等角度做了全面界定。這個被業界稱為“云時代白皮書”的《推薦標準》,對于推動云電視產業的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具有不可忽視的戰略意義。
云電視帶來應用服務革命
擁有云電視,就擁有了海量的資源和云服務,用戶不僅可以實現電視與手機、電腦、PAD等終端的多屏互動,還可以邊看電視邊上網,發微博、聊QQ。帶來彩電業最新產業革命的云電視已經不再單純是一個硬件顯示終端,云電視最大的突破是能為客戶提供強大的云端平臺和豐富的應用服務。
那么,消費者在選購云電視產品時,應如何判斷云電視性能的優劣呢?無疑《推薦標準》已指明了方向。
原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副司長王秉科建議:“云端平臺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能提供的服務是選購云電視必須考慮的關鍵環節,如果電視沒有一個提供用戶大量資源和服務的云端平臺,它就不是云電視。”
王秉科表示,真正的云電視,最關鍵的是要具備穩定而強大的操作系統,建造一個強大的“云”端平臺,提供各種“云”服務,給客戶帶來“云”體驗。而這正是《推薦標準》前兩條所重點強調的,相對前期以市場教育和產品推廣為初衷,以企業自有產品功能來談云電視的各種企業標準而言,本次推出的《推薦標準》則更具有行業全局性、產業前瞻性和消費指導意義。
目前,云電視大部分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統,相對于基于手機和電腦的Android系統而言,為電視量身定制的Android+系統則更具優勢。它建立起來的云平臺擁有云端私有數據庫,并支持多設備登錄,是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的可擴展平臺。用戶不僅可以從云端調用所需資源,還可以通過電視、手機、電腦隨時分享身邊的新鮮事,隨時上傳圖片、視頻、音樂等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王秉科還指出,云電視的出現,意味著智能應用軟件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與軟件商合作滿足云電視多樣化功能和服務需求,也是未來云電視發展的一大趨勢,TCL與騰訊合作實現電視真人1∶1視頻通信便是最好的例證。近日發布的TCL超級智能云電視V7300等,可以說是目前云電視智能操作系統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