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3D電視頻道將于2012年元旦在中央電視臺試播。由于3D功能已經被列入明年國內彩電市場銷售的標準配備,預料將會掀起一股換機風潮。
目前3D電視市場,主要有韓國三星與LG兩大陣營主導的“主動快門(ASG)”與“薄膜偏光(FPR)”兩種技術標準,央視強調,3D頻道將會發出統一信號,屆時這二種3D電視都可以收看。
廣州日報報導,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路曉俐宣布,國內首個3D頻道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2012年春節開播。
其中3D體育賽事會將會成為3D頻道播放的主要內容。目前央視已購買2012年倫敦奧運會3D電視報導權,屆時將提供包括開閉幕式、田徑、游戲、體操等300小時的3D直播節目。
湖北江漢商報報導,根據廣電總局計劃,到2015年底前,將有10個3D頻道推出。為保障節目來源,國家廣電總局要求中央電視臺帶頭,聯合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江蘇電視臺等共六個單位共同打造3D頻道。
業內人士表示,3D電視的普及步伐已進入加速階段,3D頻道的開播,將解決3D片源不足的困擾,直接刺激3D電視的市場擴充。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3D頻道開通,在電視市場的市占率將會愈來愈大,但要先解決的是3D頻道片源問題、技術標準不統一,以及如何保證高速清晰的信號流暢傳遞。
例如,收看央視3D頻道機上盒與電視機之間,還需要透過HDMI 1.4(3D專用)界面連接,但國內彩電市場上,有些3D電視并不支援這種界面。
目前索尼、三星、夏普等業者推出的是“快門式3D電視”;海信、TCL等國內國產品牌則兼顧ASG與FPR等兩種技術,要讓不同預算的消費者都能享受3D技術。
由于薄膜偏光3D對面板要求不高,因此面板及眼鏡成本較低,價格也相對便宜,但畫質效果不如主動快門3D。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