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周談
前天,銀聯、康佳、東方傳媒聯手推出了中國首項基于智能電視終端的在線支付系統和類蘋果APP應用服務。當天業內的評價是,這是國內所謂的智能電視從“玩概念”到“落地”的一個標志。“智能電視支付系統將是繼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后最具潛力的支付平臺。”
三方合作的思路是,中國銀聯提供智能電視支付技術標準,康佳提供基于支付標準的智能電視終端,而百視通則提供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服務,從而搭建起一個集合多種生活服務的支付平臺,刺激起一個龐大的電視支付市場。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裘新在發布會上,不無得意地說,“電視以后就是一臺POS機了。”
雖說通過這個平臺,終于打通困擾智能電視產業多年的支付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的盈利通路,但電視要跟網絡和手機支付比肩,恐怕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電視支付跟電腦互聯網支付、手機支付沒有本質區別,都要通過上網登錄第三方的支付平臺。但目前電視支付,可操作性仍比較低,原因有三點。
首先,現在多數消費者家里,同時擁有電視和電腦、手機終端。如果用電腦進行支付,只需要花電視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為什么要舍易求難呢?其次,智能電視就像一臺電腦,通過軟件安裝升級、瀏覽網頁等功能的出現,今后安全問題會逐漸顯現,其上網支付的安全隱患可能比電腦要大。
第三,目前智能電視上采用的谷歌andriod操作系統是當初針對手機開發的,非常不符合用遙控器使用,在專門針對電視機、遙控器的使用習慣和特性的操作系統出現之前,用智能電視進行繁雜的打字、支付、文件處理、娛樂等功能,其操作便利性和體驗舒適性上會面臨很大的挑戰。這也是目前的電視支付功能面臨很大的瓶頸問題。
此外,跟電腦和手機產業不同,電視廠商還面臨著一個更嚴峻的問題,如何解決用戶快速流失問題。一位業內同行說,“廠商的努力總是太超前,跟消費需求扯不上。你看現在那么多的電視概念出來,但是老百姓離電視越來越遠,現在連看電視劇都用電腦了。老百姓越來越不需要電視了。”
電視廠商想盡辦法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其基本目的應當是圍繞如何吸引用戶,把電視觀眾對于電視的依賴度提高起來,增加觀眾對電視的使用。如果大家都不玩電視了,電視這臺“POS機”的空置率,恐怕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