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平板電視行業的熱點,3D電視和智能電視的主角地位已經越來越明顯。據統計,僅今年第三季度3D電視零售量就高達107萬臺,全年有望達600萬臺;智能電視隨著技術日漸成熟、價格不斷降低,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并將于2012年迎來市場爆發期。
近日,蘇寧電器聯合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推出的《2011-2012中國彩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D電視與普通電視的差價越來越小,預計2012年初3D功能將真正成為平板電視標配。智能電視關注度也不斷攀升,10月份銷售金額滲透率高達25.7%,預計智能化將成明年彩電市場主旋律,市場規模逼近2000萬臺。
3D電視出現于2010年初,并在國產品牌跟進推出3D電視產品之后,開始被消費者廣泛認知。不過在3D電視發展之初,由于價格昂貴,一直都是高端產品的代名詞,很少有普通消費者會考慮購買。進入2011年,隨著不閃式3D電視出現,迅速拉低了3D電視的整體價位,并極大的促進了3D電視的普及進程。
據pjtime了解,在2010年3D電視發展之初,中國市場僅有10來款3D電視銷售,且均是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價格高達數萬元,而到現在市場已經有14個品牌超過百款的3D電視開售,市場均價也從數萬元降到了萬元以下。且在售產品的尺寸段已經覆蓋到入門級的32英寸,最低售價不足3000元,極大的豐富的消費者的選擇。
據蘇寧電器預計,2011年整年,3D電視價格降幅將在三成左右,其中高端3D電視售價將下滑30%,平均售價將在15000元左右。以42寸電視來看,到2011年9月,42寸3D LED電視與42寸2D LED的價格比值已經縮小到1.18,預計到2012年年初,3D電視市場的售價與2011年國慶相比還將有15%左右的下降,屆時3D電視與普通2D電視的差價將微乎其微。
除價格日趨親民外,3D電視內容逐漸豐富、3D頻道明年試播等都將促進3D電視的普及。在2010年,市面上的3D電影數量屈指可數,但到今年情況已經大有改觀。據統計,全球3D電影的制作數量在2011年將會達到70部,相比上一年增加幅度不小。
3D頻道方面,據央視內部人員透露,我國首個3D頻道將在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屆時將有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深圳電視臺、江蘇電視臺等共6家單位做3D頻道。可以預期,中國3D電視的發展至此進入快行道,目前處于滯后狀態的3D內容制作將迎來嶄新的機遇,3D電視的商業運營也將掀開嶄新的一頁。
價格與普通2D電視已經幾乎沒有差距,3D內容也再日漸豐富,再加上3D電視頻道開播在即,明年3D電視將真正成為一個技術與市場普及完美結合的產品,成為平板電視標配。
智能電視作為彩電行業的另一大熱點,從出現到走熱的時間比3D電視更加短暫,從2010年下半年出現以后,在短短半年內就完成了產品概念的導入,2011年幾大國產品牌推出的電視新品中,智能電視占據了其中大半。可以說智能電視已經推出便被市場廣泛認可,市場成長速度更是迅猛。
據調研機構中怡康統計,智能電視金額滲透率從2011年1月的7.6%一路走高,到2011年10月更是達到25.7%。從百度提供的百度指數相關數據也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截至目前2011年“智能電視”關鍵詞的平均用戶關注度已是2010年平均關注度的3倍以上,很好地說明了智能電視迅速被市場認可,關注度迅速提升的情況。
銷售方面,據統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智能電視滲透率已經超過了10%。奧維咨詢預測,智能電視在2011年下半年將得到加速發展,到年底的液晶電視中的滲透率預計會達到18.82%,同時總規模預計將達到329萬臺。
與3D電視不同的是,智能電視市場不管是品牌格局還是市場占比,都是由我國本土企業占絕對領先優勢。據了解,目前康佳、長虹、TCL、海信、創維、海爾等彩電巨頭均推出了多個系列、覆蓋各個尺寸段的智能電視產品,并在應用、功能等各方面均強于外資。
反觀日韓彩電品牌,目前僅有三星、LG兩個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了智能電視,其中三星Smart電視價格昂貴、LG智能電視應用稀少,市場份額非常有限,而日系品牌只在2011年CES大展上大規模展出了智能電視產品,之后卻在中國市場毫無動靜,沒有產品推出。
各大彩電品牌也均對智能電視的未來非常看好,康佳廖黎明表示,“作為國內首家推出智能電視的企業,我們一直堅信智能電視將是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長虹也表示,未來幾年長虹將圍繞“智能終端”和“智慧云”全面打造長虹智能生態系統,實現全系列智能產品,全面進軍智能領域。
蘇寧電器和中怡康預計,2012年國內智能電視市場規模有望逼近2000萬臺。而蘇寧和中怡康預測的2012年中國市場全年彩電銷售量為4300萬臺,這說明到明年智能電視在整體彩電市場將達到近半的滲透率,“智能化”已經成為未來彩電行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