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常務副總經理林茂祥:智能3D電視今年將成主流
曾經占據中國彩電行業半壁江山的長虹,因斥61億元巨資上馬等離子面板備受行業質疑。然而3D電視的問世,將等離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經過長達一年的準備之后,長虹推出了行業內最先進的智能3D電視。其常務副總裁林茂祥放言,2011年長虹智能電視將成為主流,并且想做3D電視老大。
“我們是3D鋪得最廣的”
就在液晶電視大打價格戰、市場份額急速擴張之時,以等離子為主的四川長虹面臨著越來越尷尬的角色,市場上一度認為長虹斥巨資投身等離子生產線是錯誤的一步。就在這時,3D電視出現了。依托等離子能夠出現更完美的畫質,比液晶電視更有優勢,這一點,終于讓長虹揚眉吐氣。
“我們的3D電視在產品中是鋪得最多的。”林茂祥坦言,現在長虹在3D電視市場上能夠占到12%至13%的份額,目前來看就是老大。
而長虹的3D電視將等離子這個被業界認為注定被淘汰的產品從死亡線上又拉了回來。數據顯示,2010年等離子電視產銷出現回升,尤其是8至10月的內銷。而2011年元旦假期,等離子零售量達15萬臺,同比增長3.7%,在等離子電視中,3D零售量占比為6%,零售額占比為13%。
統計顯示,元旦假期3D電視在平板電視中零售量占比達2.8%,零售額占比8.4%,3D等離子在整個3D電視中占比12%,比“十一”黃金周提升4個百分點。長虹、松下仍占主導地位。3D電視零售量滲透率達2.6%,國內品牌零售量份額達到21%,相比十一市場的10%,提升了11個百分點。長虹在國內品牌中排名第一。
“”
3D電視是目前的趨勢,但林茂祥表示,市場上的3D電視只能稱之為帶有3D功能的電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3D電視。而由于國際上也沒有相關標準,這就帶給國內廠家一定的市場機會。
“未來長虹電視上3D是標配。”林茂祥表示,至少自己的等離子電視上全都要配備。
2011年林茂祥放言,長虹生產的30%的電視都要是3D電視,而他希望在市場上零售占比能夠達到25%,這等于是鞏固了老大的位置。
對此,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 3D、高清這些新型顯示技術無疑對等離子電視市場具有很好的拉動作用,而這還只是一個方面。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對40英寸以上的彩電有了更多的需求,而等離子電視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大屏幕上,這就給等離子電視更多的“曝光率”。
目前權威機構檢測已證實,等離子是實現3D技術的最佳顯示器,而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PDP(等離子)產業鏈布局,長虹等離子屏已實現量產,良品率能達90%以上,技術相當成熟,等離子市場的持續上揚將是必然趨勢。
一向沉默低調的長虹在今年3月份一舉推出了七個系列20余款的智能3D電視,其主打的“多屏互動”成為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先進的智能電視。
所謂“多屏互動”是將智能平臺、智能應用、智能操控全面整合。以智能電視為基礎,率先實現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間互相控制,凡是采用Android系統的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均可以與同樣搭載Android系統的長虹智能電視無線連接,從此,多屏終端可以輕松實現隔空互聯。
也就是說以后,手機可以成為遙控器,隨意點播節目,改變現在每戶家庭電視、機頂盒、藍光播放器等一大堆遙控器不方便操作的現狀。
在這一點上,說其是最先進的智能電視一點也不為過。
而林茂祥卻謙虛地表示,“多屏互動”只是目前來看先進的,以后或許還有更好的方式出現,但是2011年多屏互動的智能電視將成為市場的主流,“至少我們是這么希望的”。
買智能電視 老百姓很容易被“忽悠”
面對市場上出現的眾多智能電視,林茂祥尖銳地指出,目前國內市場上早期銷售的互聯網電視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定義為智能電視。
真正的智能電視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衡量,即智能平臺、智能應用和智能操控。
林茂祥指出,智能平臺是指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智能應用是指軟硬件可同時升級,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智能操控是指網絡電視不僅具備操作界面、配置簡單的軟件系統,同時還應具有強大的可操作性。
“如果不出臺標準,智能電視將被行業給害了。”林茂祥表示,現在消費者買了智能電視回去,發現這個不能用,那個也不能用,等以后智能電視真正成熟了,老百姓就不相信了。
林茂祥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由于互聯網電視在內容上并未被政府部門完全放開,很多廠家推出的軟件應用商店有的是不能使用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被“忽悠”。
“我們也在一直跟政府部門說,要出臺智能電視的標準,規范這個市場。”林茂祥表示。而據記者了解,工信部目前也正在積極地與相關部門協商,出臺電視行業標準。
“我們一定要給智能電視找出落腳點,目前來看,多屏互動是一個切入點。”林茂祥表示,由于平板電腦等新的產品出現,使得電視的功能越來越被弱化,“電視如果就是電視,那么一定沒有出路。”
所以要找出整體的解決方案是電視廠家的出路。這也是長虹未來五年要重點去做的,所謂整體解決方案,就是把家庭中的視聽電子產品連接在一起。
這個曾經叱咤彩電行業幾乎是王者標志的四川長虹終于找到了3D電視這個落腳點,與此同時又成為最先進的智能電視代言人,可以說這是長虹的厚積薄發。
“2011年,我們要讓大家感覺到長虹更加積極,我們要給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林茂祥表示。
而2011年長虹確實迎來“開門紅”不僅等離子電視揚眉吐氣,而且作為全球少有幾家生產等離子屏幕的廠家,日本地震讓松下等廠家關閉,產能受損,也讓長虹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而長虹的等離子屏幕終于擺脫了其他廠家依靠日韓品牌供應液晶面板的現狀,當初不被看好如今卻成了獨門“殺手锏”。
等離子3D有三大優勢
一位來自奧維咨詢機構的權威分析師告訴記者,3D等離子電視與3D液晶電視相比較,在技術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一是等離子刷新頻率遠高于液晶電視。
3D效果是電視上要交替顯示左右眼的內容,要實現相同的流暢效果,3D電視的刷新率必須是目前電視的兩倍。
但實際上,由于液晶屏顯示畫面切換的問題,刷新率恐怕要是原來的4倍,而等離子電視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等離子電視目前已采用的子場驅動掃描技術,將子場掃描的60Hz提升到了600Hz,可支持3D畫面的流暢播放。
二是等離子的可視角度大于液晶電視。
相關測試顯示,平板電視可視角度為178度左右,加裝了3D效果則為130度左右,有所損失;而等離子3D電視上下左右的可視角度均能達到160度左右,而且在側面都有不錯的3D效果。
三是等離子的色彩還原能力強于液晶。
等離子顯示器中的每一個像素皆可獨立發光,非常均勻,沒有亮區和暗區,尤其是等離子電視黑色的穩定性,能給人色彩的厚重感,層次感也很強,而這正是液晶電視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