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已經發展到智能化時代,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球各大彩電廠商紛紛推出具有開放式平臺的智能電視,這些產品采用了智能化操作系統、內嵌了強大的處理芯片,擁有無限的應用拓展性能,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為人機交互方式的創新提供了條件。
同時,隨著智能電視功能的日漸豐富和強大,人們需要、也必須對電視機的操控方式進行一點改變,很顯然,僅依靠一個簡單的電視遙控器已經滿足不了智能電視的操控需求。人們需要更加自然、更加方便的人機交互方式,諸如聲控、手勢識別、體感遙控、觸摸控制等這類智能化操控。
語音識別
語音識別技術就是讓機器通過識別和理解過程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術。語音識別其實并不算很新的技術,早在計算機發明之前,自動語音識別就已經有人開始研究,早期的聲碼器可被視作語音識別及合成的雛形。語音識別技術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術、模式匹配準則及模型訓練技術三個方面。
語音控制可以較好的解決功能控制復雜、記憶頻率數量大的難題,相對于手動控制來說更加快捷、方便。比如,我們需要打開電視時,不需要滿世界尋找遙控器,通過聲音就能控制開機;再如,當我們忘記想看的頻道是幾號時,也不需要將十幾個節目挨個搜索一遍,直接說出想看的頻道,就能直接切換。
早在2001年,海爾就推出了采用語音識別、漢語語音分析、數字聲音信號處理、語音編碼、說話人自適應、回聲消除、抗干擾及消噪聲等七大高新技術的智能聲控電視,填補了彩電業在聲控應用領域的空白,被業內專家稱作是遙控技術上的一場革命。
海爾智能聲控電視,不但可以在擠滿客人的大廳中,辨認出“主人”的聲音執行指令,還可以尋找你所喜歡的節目頻道。用戶只需把自己的聲音及指令預先輸入系統,聲控電視就會對他們“言聽計從”。只是那個時期的電視機功能不多,聲控系統并無太大的作用,因而海爾智能聲控電視并沒有普及開來。
今年3月份,TCL推出了“能聽能說”的超級智能電視,“能聽能說”就是指引入基于云端的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電視不僅能聽懂用戶說話做出反應,而且還能說,比如打開WEB瀏覽器,對著電視喊聲“新浪”,通過云搜索,瀏覽器頁面立刻呈現出新浪網站,比如朗讀時事新聞、讀報、讀雜志等。
功能的強大令電視機的控制變得復雜、記憶量加大,語音控制技術在電視機上有了用武之地。只是語音控制雖然技術實現很容易,但在實際應用中卻也有難度,比如中國各地不同方言的識別程度、短句詞組的解析能力、誤操作等問題。所以就目前來說,語音控制系統還不能完全取代按鍵操作,語音控制技術還需要向更高層次發展。
體感遙控
所謂體感技術,就是軀體動作感應控制技術,通俗來講是有機器通過某些特殊方式對用戶的動作進行識別、解析,并按照預定的方式,將信息反映到機器上,從而實現對機器進行輕松控制的一種最新技術。體感技術主要應用于游戲機,有任天堂的Wii、微軟360的kinect等。
Wii的游戲方式對整個產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的控制器具有指向定位及動作感應兩項功能,前者就如同光線槍或鼠標一般可以控制螢幕上的光標,后者可偵測三維空間當中的移動及旋轉,結合兩者可以達成所謂的“體感操作”。Wii Remote在游戲軟件當中可以化為球棒、指揮棒、鼓棒、釣魚桿、方向盤、劍、槍、手術刀、鉗子……等工具,使用者可以揮動、甩動、砍劈、突刺、回旋、射擊……等各種方式來使用。可以說,體感的概念就是通過Wii才被廣為人知的。
Kinect是微軟在2010年6月14日對XBOX360體感周邊外設正式發布的名字。如果說Wii普及了體感操控的概念,Kinect就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單一操作的控制方式,Kinect不需要使用任何控制器,它是依靠攝像頭捕捉三維空間中玩家的運動,可以捕捉整個身體的動作,而不僅僅是兩只手。
就像微軟公司的宣傳標語說:“你的身體就是控制器”,他會將你所處的房間形成一個3D影像,然后分析你身體的運動,因此整個系統是著眼于你所處的全部游戲環境,并形成一個綜合的控制系統。同時它導入了即時動態捕捉、影像辨識、麥克風輸入、語音辨識、社群互動等功能。玩家可以通過這項技術在游戲中開車、與其他玩家互動、通過互聯網與其他Xbox玩家分享圖片和信息等。
LG去年推出了采用動感應遙控器的電視,LG動感應遙控器具有指向定位和動作感應功能,可以像無線鼠標一樣控制光標在畫面上隨意滑動,按照自動出現的畫面上的圖標來控制音量、頻道、菜單等各種選項;還可以玩電視機自帶的游戲,樂趣無窮。實際使用中,動感應遙控器操作既明了清晰又方便快捷,徹底擺脫了電視遙控器的繁瑣操作。
體感技術在游戲主機領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和先進,但是在電視機上的應用目前還僅限于Wii階段,只是將電視遙控器變為動感應控制器,借此實現對電視機的部分操作,和在電視這種大屏幕產品上玩體感游戲。和語音識別系統一樣,體感遙控器操作還不能完全取代按鍵操作方式。
動作識別
動作識別技術是由手型、身體動作輔以表情姿勢為符號構成的動作識別的一種技術,是人機交互模式識別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動作識別系統可以消除健全人與聾啞人之間交流的障礙,作為人體語言理解的一部分,動作識別還可以更高效的實現人機交流。
Softkinetic是一家在動作識別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Softkinetic開放了一種3D動作識別技術,Softkinetic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湯姆布羅夫把他們的技術稱為可能是一種“瓦解智能手機觸摸屏的玩意兒”,未來世界里,你簡簡單單地揮揮手就可以操控你的家用電器。
湯姆布羅夫表示,Softkinetic的動作識別技術通過一個安裝在電視機或者電腦顯示器上的3D攝像頭實現。和玩Wii游戲不同,你無需再手握任何東西,或者使用其他什么特殊的裝備,攝像頭會自動分析你的動作。“你只需要站起來,或者動動你的手,你可以直接和電視互動”他說。
“這種技術也許會給電視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電視機將不僅僅是你放在客廳里、想看的時候就打開的電器。它會和你產生互動。如果你走到電視機前面,它會認出是你。也許它會幫助你回顧一下你的電子郵件,或者告訴你天氣和交通情況,因為它知道你要去上班。”湯姆布羅夫暢想到。
在2011年CES電子展海信展區,一位黑皮膚美女,靈巧地用手勢控制電視,并開始做瑜伽。據海信負責人介紹,海信智能電視推出了智能感應觸控電視Hi-Touch,可以通過動作識別系統,實現人與電視的互動和體感游戲等功能。通過動作識別技術,電視可以完全擺脫遙控器,帶來了智能互感虛擬觸摸的全新體驗。
TCL今年推出的超級智能電視也具備了動作識別功能,體現在智能手勢和姿態的識別與控制、體感游戲及視頻通訊功能上。通過一個外接的攝像頭,消費者可以用手勢控制電視,通過手勢和身體姿態就可玩轉3D體感游戲。這項技術實際上也可以說是XBOX360的Kinect上面的技術的引用。
動作識別技術目前還有待發展, 由于人體結構較為復雜,現在要實現對對人體三維運動的精確跟蹤還有一定難度。但是,動作識別技術在電視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如果結合語音控制系統,基本可以完成所有的電視機操作,在進行電視游戲時也會比傳統意義上的體感游戲更有意思。
智能觸控
自蘋果公司推出智能手機iPhone后,觸控技術就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觸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小尺寸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等個人隨身設備,技術方面,電容式技術和電阻式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技術。
在平板電視等大尺寸屏幕設備領域,其觸控要求并不像中、小尺寸觸控面板需要求精密偵測觸點,反而更關注的是觸點偵測、回饋訊息的效能能否與實際動作達到近似即時的操作互動體驗。大尺寸應用方面常見觸控技術有表面聲波式、紅外感應式、電磁感應式等技術,此外,隨著技術發展,目前電容式觸控技術也突破了初期無法擴大觸控面積的限制。
在具體應用方面,早在2009年,海爾就推出了全球首款超大LED屏之內觸控模卡電視,該產品采用了先進的多點觸控功能,使用者可直接在屏幕上進行書寫以及繪畫。可配備手寫筆、無線鼠標以及鍵盤等設備,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用戶還可以根據需求自行調節畫筆粗細及其顏色,并且通過三角板、量角器等各種內置輔助軟件輕松完成各種文字和圖片的操作。
日本廠商夏普也在2010年6月份3D大會上,展示了可以觸控操作的裸眼3D便攜電視,該產品采用視差柵欄裸眼3D技術,屏幕尺寸由10.6寸和3.8寸兩種尺寸,分辨率分別為1280*768和800*480,夏普方面介紹,這款產品雖然已經展出,但技術方面還處于完善階段。
Displax Overlay觸摸電視框
隨后,Displax Overlay推出了一款可定制尺寸的觸摸電視框,該產品可以讓普通的顯示設備變為多點觸控產品,從32英寸到103英寸都可以定制,普通電視瞬間變身觸摸電視。實際使用中,把這個產品往家用的電視或者顯示器上一套,就可以支持多點觸控了,非常適合商用,例如公司會議室、餐廳飯店點餐系統等。該公司還同時還發布了42寸的立式多點觸控桌,帶WIN7系統,可以支持4點獨立觸控,獨有的技術允許你使用手指或者是手套操作。
TCL超級智能電視、海爾多點觸控體感電視等產品在動作識別、觸控等技術已經基本具備了智能操控的特性,但離真正的智能化人機交互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期望智能電視能夠在操作方面也能夠真正實現智能化,可以是動作識別、智能觸控技術,當然也可以是語音識別、體感遙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