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于偏光式與快門式3D技術的爭斗業界早有定論,兩種3D技術原理不同,如同等離子和液晶一樣,二者沒有絕對的孰優孰劣,而是各有優劣,是相互補充的市場關系,在當前的3D電視市場二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下去。
主動快門式3D技術有3D效果突出、可以實現全高清3D的優點,而且該技術實現起來比較容易,屏幕成本較低。但快門式眼鏡受到液晶層的限制,鏡片面積也不能做得太大,亮度降低嚴重,同時還會有閃爍現象,長時間觀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勞,眼鏡成本也比偏光式貴上不少。
偏光式3D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不閃爍、色彩損失小、顏色真實,偏光式眼鏡具有輕薄時尚、佩戴舒適、成本低等優點。但偏光式因技術原理會使3D畫面垂直分辨率減半,難以實現真正的全高清3D影響,這已經成為偏光式3D的致命傷。
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往往并不在意采用了何種3D技術,而只看重實際觀看效果。日前,奧維咨詢對1235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其中有88位消費者購買了3D電視,有意思的是,在已經購買了3D電視的用戶中,有近6成的消費者并不知道他們購買的3D電視采用了偏光式技術還是快門式技術。
在尚未購買3D電視的1147人但中,有81%的受訪者表示有購買3D電視的意向,而打算購買3D電視的消費者中,也有62%的人表示并不關心3D電視采用了何種技術,他們表示只會用眼鏡投票,哪個顯示效果好就買哪個。
調查還顯示,3D電視的銷售受賣場演示效果影響最大。在已購買3D電視的用戶當中,36%的人表示在賣場看到了演示效果之后心動了,所以才買了3D電視,還有31%的人表示是通過看電影體驗到3D效果之后產生了購買意向。所以,賣場展示和3D電影都是比較有效的銷售媒介,而3D電視目前競爭的焦點就是觀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