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虹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的戰略規劃,明確指出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2015年達到1500億元。作為長虹支柱型產業的彩電制造業自然在這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前彩電市場面臨著顯示技術革新、智能化變革的關鍵轉型期,那么在十二五期間長虹彩電的發展規劃是什么?又將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群董事長林茂祥給記者做了介紹。
對于長虹彩電在十二五期間的目標,林茂祥說:“我們綜合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三年內必須做到國內市場綜合第一。前兩年高速增長,形式很好,但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可以預見到未來更加激烈,所以只有做第一才有話語權,才能完成目標。”
![]() |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長虹多媒體產業群董事長林茂祥 |
林茂祥指出,智能電視時代,沒有強勢的定位和載體,就沒有機會,這也是盈利的需要。最關鍵的是滿足智能電視時代競爭力的需求,第一階段是建立競爭能力,追趕競爭趨勢,最終領導競爭。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好產業鏈整合、成本控制和運轉效率。
不能重蹈CRT的覆轍
“坦白講,從CRT到平板時代,公司沒有意識到這個技術升級的重要性,起步晚了,沒有跟上節奏,直接導致長虹從CRT時代的占有率第一迅速滑落,雖然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現在也就是前三位的水平。” 林茂祥指出長虹在平板升級“吃虧”之后,調整布局進入數字時代和智能時代后,做了整合的準備,最重要的是軟件能力和內容培育,不單純發展硬件。
行業普遍認為缺芯缺屏是國產平板制造業最大的困境,產業鏈上游完全受制于人,是長久以來吃虧的根本原因,長虹的等離子生產線使我國在大屏幕顯示方面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液晶電視我們也不會放棄,不過面板還是用合作解決,林茂祥認為長虹在十二五期間不會因有電視面板方面的困擾。據悉長虹在之前已經成立了子公司關注做電視芯片。
智能電視時代日韓企業不可怕
目前平板電視向智能化革新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甚至被業內認為是繼彩電平板化后的另一次關鍵技術革新。在這一歷史機遇期,本土彩電企業又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林茂祥認為,在智能電視的發展上,日韓企業并不可怕。他指出,平板時代韓國企業嘗到了甜頭,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迅速成長。智能電視時代,中國企業有機會,所有的技術和產業鏈資源都需要重新打造,把所有企業拉回同一個“起跑線”。
林茂祥說,“智能電視本身硬件沒有太大區別,關鍵是應用為王,長虹現在有PDP面板、有芯片研發基地,在產業鏈上有更多的優勢資源,這些都不是問題,重點是思考新的運營模式,從過去的生產電視機轉向生產‘電視’。
PDP具備差異化優勢 歡迎友商加入
長虹從04年開始布局等離子面板產業,去年成功實現量產,今年上半年等離子市場占有率發展增速明顯高于LCD,達到7—8%,面對這一利好消息,林茂祥指出長虹做等離子的思路在于做出差異化。在此之前筆者了解到,長虹目前已經全面淘汰了2D等離子屏的生產,從側面反應出長虹等離子長差異化競爭的理念。對于日前傳出海爾、海信等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等離子產品,林茂祥認為目前等離子在整個彩電市場中的占很低,不少消費者并不認可等離子電視,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等離子電視陣營,有助于等離子電視的推廣和技術革新,對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培育均由積極地意義。
PDP做到最好,液晶不打算進軍上游
長虹建成投產的等離子生產線是我國第一條大尺寸等離子顯示屏生產線,對我國掌握高清顯示關鍵技術有著深遠的意義。長虹在十二五規劃中也將PDP全產業鏈發展和布局作為重中之重。林茂祥指出,長虹在未來還將深挖等離子上下游資源,整合產業鏈,并逐步建成包括玻璃基板、電子電路等在內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進一步降低成本,并通過技術研發提高畫質。長虹要做的是不斷創新,推動技術進步,做出話語權,把等離子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