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阿凡達》讓3D概念迅速普及,如今不僅3D電影院日漸火爆,3D電視機也漸漸的走入尋常百姓家,甚至就連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也開始采用3D顯示技術,眼睛式3D顯示不適合移動設備,就采用裸眼3D顯示技術,然而近期多方研究都表明,觀看3D手機等小尺寸顯示設備很容易導致眼部疲勞,長時間觀看還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傷害大腦。
近日,3D電視大廠三星電子的研發部門發表了一個表明3D技術傷害眼睛的研究成果。根據他們的研究,觀看3D內容易使眼睛過于疲勞,長此以往會傷害眼睛,降低視力。除此之外,長時間觀看3D內容還會讓人感到頭暈目眩,對大腦也有一定的損傷。
無獨有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另外他們還指出:距離觀看內容越近,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大,也就是說用手機看3D顯示內容時受到的傷害要高于觀看3D電視機和在電影院中觀賞3D電影。
關于造成這種傷害的原因,三星和加州大學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大家普遍認為這應該與3D內容播放時的高頻率有關,長時間觀看超出普通刷新率一倍的高頻閃動畫面自然容易使眼睛疲勞,從而使眼睛受到傷害。
然而,美國的一家網絡雜志稱造成傷害的原因可能是雙眼的調節能力有限。美國網絡雜志《視覺周刊》發表報告指出,長時間觀看手提電子裝置播放的立體3D短片,或會引致視覺不適、眼部疲勞甚至引發頭痛,問題成因或在于雙眼的協調能力有限。因為雙眼聚焦屏幕時,自我調節的能力遠不如影像切換的速度快。
研究人員表示,雙眼具有自我調節影響距離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并不是非常快速的轉換,在醫學上,雙眼的這種能力叫做“視覺輻射調節”,但是由于手機和電腦或者其他近距離顯示器采用的3D技術導致影響出現在屏幕前,而不是屏幕后,這會讓人感到非常的不適應,如果長期觀看,可能讓雙眼受到損害,甚至引發頭痛。
美國科學家們警告說:“3D的確讓我們觀看影片有了更加逼真的效果,但是人們還是盡量避免近距離、長時間的觀看的話很容易引起眼睛的不適,所以在觀看過3D影像之后,盡量輕柔眼睛,并眺望遠方,避免視力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