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谷歌宣布退出Google+社交網絡服務,不到一個月,Google+全球用戶量迅速增至2500萬,Google+已成為互聯網有史以來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服務網站。甚至有人預測,Google+在不久的將來定會超過現在的社交網絡老大Facebook,穩坐第一把交椅。
社交網絡從興起之初,便以其近乎瘋狂的增長速度讓世人驚嘆,如今社交網絡更是各大運營商的寵兒。Facebook造就了馬克·扎克伯格的一夜成名,短短5年擁有7.5億全球用戶,市值750億美元,誰人不垂涎?谷歌終于也難耐寂寞,推出了Google+,投身社交網絡,多重重磅,橫刀立馬。到底是什么讓社交網絡如此大行其道,儼然金礦油庫呢?不可置否,信息的流動盤活了網絡社交,盤活了架構于這個網絡之上社會關系網,線上線下的距離不再虛無,觸手可及的財富點擊鼠標便可成就。
不管是Facebook也好,還是Google+也罷,他們都開辟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構建了一個開放的信息化社區。在這個高度網絡化的時代,信息的流動才是驅動一切網絡財富的根本。
信息孤島 難成大器
系統的閉塞、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和數字標牌網絡的效果“失真”,信息孤島成為數字標牌網絡效果發揮的大障礙。
中國加入WTO之后,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漸被重視,信息化成為企業新的效益增長點。經過多年的發展,企業信息化逐漸升級過渡到網絡化、數字化建設,但不可忽視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造成的信息浪費也是龐大的,甚至形成了眾多的信息孤島。
作為數字營銷工具的數字標牌在眾多數字應用中脫穎而出,顯示出了其強大的數字傳播效力,成為炙手可熱的又一大信息傳媒。近年來,數字標牌網絡的擴展讓我們看到了整個行業市場的巨大潛力。雖然內網、遠程更新等技術的發展,讓數字標牌網絡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數字系統的信息流動可瞬間即成,但不可置否的是,作為信息傳媒,大多數的數字標牌網絡系統內、系統間的信息交流缺乏現象普遍存在,割裂的系統逐漸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孤島,信息資源浪費十分嚴重。
信息孤島的產生、信息資源的浪費大多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系統閉塞、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的。很多企業花了財力、物力、人力架設了數字標牌網絡,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又忽視了數字標牌所提供的功能發揮,造成了資源的閑置或者是利用率低。“信息孤島”導致了信息的多向采集和重復輸入,影響信息的一致性和正確性,大量的信息資源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效率低下,阻礙信息化進一步發展。信息不能及時、充分共享也是“信息孤島”的突出問題,系統之間不能有效實現信息共享和反饋,極大影響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再者,“信息孤島”還會使得企業總部和分部(如連鎖店)之間的溝通、協調的不一致性,造成信息滯后甚至信息錯誤,無法形成信息一體化集成。這些也是直接導致數字標牌網絡效果差異明顯的根本所在。
擺在數字標牌用戶面前的問題不是用與不用的問題,而是怎么用、用什么,怎么用得好的問題。
數字化營銷 信息流動是關鍵
數字營銷,信息流動是關鍵。盤活信息則要仰賴信息化意識的建立和開放的數字化系統平臺選擇。
基于數字標牌網絡的數字營銷,依靠于系統平臺功能的利用和發揮,而平臺的應用重在信息內容的制作傳播。信息內容效用的發揮,關鍵在于保持信息的適當流動,這也是消除信息孤島、信息浪費的關鍵所在。保持信息流動,最好的方式是信息資源的代謝,通過信息資源整合,最終完成信息共享,實現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盤活信息,意識理念是向導,工具是利器。對于數字標牌來講,信息流動、資源整合的實現則要依靠數字化的信息意識和開放的系統平臺。信息化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高,更多的是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收益的驅動下,選擇有利于信息盤活的工具性系統便是重中之重。傳統的數字標牌,從播放機到系統軟件對信息的流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平臺封閉、專屬性強,不管是內容還是效果,都非常有限,而且對于用戶新需求的滿足成本非常高、周期非常長,根本無法適應客戶日益豐富的需求,更不用提互動性。
信息的流動需要的是開放的、互動性高的、能很好的聯通網絡,具有極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