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激烈缺失統一標準
在剛剛興起的這個3D眼鏡市場上,為何出現了如此大的價格懸殊?
巴曹金美工藝品廠是浙江溫州一家從事3D眼鏡生產銷售的廠家,從事3D眼鏡生產銷售已有四五年時間。其銷售負責人蘇玉懇告訴記者,早些年3D產品剛推出時從事3D眼鏡行業的企業不多,每年都能穩定在上百份訂單,銷售數千萬副眼鏡。雖然近一年來,尤其是這幾個月3D產品在市場中的份額增長迅速,但其3D眼鏡生產技術也愈發成熟,加入競爭的廠家也明顯增多,分攤到各廠家的訂單量并未有明顯增長。
他說,像他們廠里主營的紅藍紙質3D眼鏡的批發價格在2-3毛錢,從做大數量上來說主要進行出口,銷往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等市場。“像日本索尼公司在我們這里訂購的紙質眼鏡,會貼上其商標,來作為他們銷售高端3D眼鏡時推出的廣告贈品。”
另一種偏光式3D眼鏡,其銷售渠道就主要集中在國內了。“出廠價在2-3元,來訂單的都是國內一些院線,批發過去以后放在電影院進行零售,價格可以抬到9塊多錢。”他說,偏光式眼鏡是塑料材質固定框架,樣式上比紅藍紙質眼鏡好很多,價格也低廉,還可以觀看3D電影、電視,在國內消費者中較受歡迎,類似淘寶網上的商家也會來訂單。
“現在的3D眼鏡生產標準不一,我們只按市場需求來生產。”蘇玉懇表示,他們廠里生產的同一款3D眼鏡可以用于出口也能國內銷售。但目前來看,由于電影、電視在制片中采用的技術不同,所以戴偏光眼鏡、紅藍眼鏡或者快門式眼鏡在觀看效果上差別很大,甚至不能跨技術觀看,至少目前國內還暫時難以形成統一的3D眼鏡生產標準。
3D眼鏡興起價格懸殊
要正常觀看3D節目,除了3D配置的電視機、機頂盒外,還需要佩戴一副3D眼鏡。臨海市杜橋鎮辦眼鏡企業的林輝祺預測,不久的將來,全球3D眼鏡需求量可能達到10億副。
據了解,目前絕大多數品牌銷售3D電視機時一般會附贈配套的3D眼鏡。比如,消費者購買TCL的3D電視機時,不論尺寸和價格,都會獲贈兩副3D眼鏡,市場售價在299元/副,顧客也可單獨購買。
但是在毛源昌、寶島眼鏡、寶麗眼鏡等實體眼鏡店內,目前暫未有3D眼鏡銷售,“目前消費者的需求量還不是很大,我們打算再觀望一段時間。”一家眼鏡店負責人透露。
淘寶網上的3D眼鏡倒是出現了熱銷現象。記者粗粗瀏覽了一下,發現有將近4000家店鋪出售各種類型的3D眼鏡,其中不乏三星、索尼和宏基等知名數碼品牌。一家4.6星店鋪的一款19.99元的3D紅藍立體眼鏡在最近一個月內成交了5000多筆生意。
不過,記者也發現,目前3D眼鏡售價相差懸殊。市場上在售的3D眼鏡價格懸殊,價位按照快門式和偏光式兩種不同功能在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什么叫快門式和偏光式?業內專家介紹,偏光式3D技術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目前來看,主流的3D液晶使用的都是偏光式3D技術,而以索尼、松下為代表的主流等離子電視使用的是主動快門式3D技術,其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